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歷史的“藝術” 銅川陳爐古鎮

歷史的“藝術” 銅川陳爐古鎮

日期:2016/12/15 23:03:10      編輯:古代建築
賈平凹的《古爐》一書一經出版,即受到了讀者們的熱烈追捧,而《古爐》的原型地銅川陳爐鎮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座爐火千年不熄的古鎮,不僅保留了原始、古樸的城鎮面貌,更有北方青瓷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的它又將以何種面貌迎接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

  陳爐鎮是聞名古今的陶瓷重鎮,被譽為“東方古瓷鎮”的活化石,燒造陶瓷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陳爐窯神廟的梁間板記推斷,其燒造陶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朔到唐宋以前,興盛於金、元、明、清,千百年來,發展成“郁郁千家煙火迷”的壯觀景象,古時有“爐火不夜”之奇觀。

陳爐古鎮

  歷史腳下的“藝術”銅川陳爐“古鎮”

  時過境遷   傳統工藝面臨新困境

  陳爐窯燒制的是民瓷,具有民營為主、生產工藝民間化的特點。生產工藝為手工拉胚,馬蹄窯燒成,歷千年而鮮有改變,盡管落伍於時代,卻成為以今賞古的一面鏡子。陳爐鎮也特意保留了瓷坊以煤為料的傳統燒窯方式。

  陳爐陶瓷現在仍是以家庭作坊式小生產規模經營生存,由父傳子、子傳孫,陶瓷燒制的成本高、成品率低、收益小。關家瓷坊的關師傅告訴記者,他和父親都是燒瓷能手,48歲的他是家裡干活的主力,他有兩個兒子都在外地上學,而且孩子們嫌燒瓷不掙錢,一點興趣都沒有。現在他每個月只有幾千元的效益,雇來的工人每月也只有六七百元的工資。由於燒制的成本較高,他只能從日用瓷轉型做古玩瓷。現在很多人為了生活外出打工,一大批老藝人流失,年輕人又耐不下性子學,仍然堅守的藝人也普遍年齡偏大,“真怕這個手藝失傳。”關師傅痛心的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