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邑新場古鎮開街 再現茶馬古道文化

大邑新場古鎮開街 再現茶馬古道文化

日期:2016/12/16 17:59:42      編輯:古代建築

 

 

市內景區游人如織楊濤攝

  昨日上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都大邑縣新場鎮,完成歷時一年多的開發打造,開街迎客。

  歲月留痕百年前外國友人後代聚首

  一百多年前,一群加拿大志願者遠涉重洋來到成都,辦學校、建醫院,留下一段佳話。一張黑白老照片記錄下這段歷史:10余位身著正宗漢裝,明顯已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志願者,聚在一處老宅門前,留下一張難得的合影。

  被定格在黑白相片中的歷史,昨天在新場古鎮開街儀式上有了全新延續。12位老照片中志願者的後代,來到祖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留下全新合影,紀念歷史,更是紀念中加兩國正式建交40周年的友誼。

  加拿大客人中,有兩位滿頭銀發的老人:80歲高齡的伊妮德·伊麗莎白·西

  爾斯和78歲的埃莉諾·裡德,兩位老人分別出生在成都和樂山,四川是她們的第二故鄉。如今故地重游,老人激動之余很是驚奇。

  碉樓變身“三寸金蓮”“江湖幫派”館

  新場鎮廣場邊,矗立著兩座民國時期樣式的碉樓,它們是按照新場一住戶家中碉樓等比放大重建的。

  新場古鎮開街後,碉樓派上了新用途。“三寸金蓮館”、“江湖幫派館”入駐其中,成為兩座小型主題博物館。

  在“江湖幫派館”裡,大量圖文資料詳細分解了袍哥組織、青幫(又名清幫)和紅幫(洪門)舊社會三大江湖幫派的由來、發展和變革。在袍哥知名人物一欄,大地主劉文彩“榜上有名”。原來,他曾經以“十萬兄弟伙,一萬多條槍”的實力,在袍哥組織中聲名顯赫,遠超過了他的大地主頭銜。

  新場印象茶馬古道千年場鎮再現

  新場始建於東漢末年,自古便是兵家必爭的關口要地和客商雲集的商貿重鎮,也是茶馬古道上的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經過一年多時間改造規劃,古鎮保存完好的20余萬平米清朝川西民居,街巷、宅院,還有中西合璧式教堂等昨日整體亮相。

  在廣場正中,還增加了一座“新場印象館”。站在門口抬手一揮,光感應大門自動開啟,館內曲徑通幽,像是走進一條時空隧道。上百件彩陶、搖錢樹部件、鎏金銅車部件、鐵劍等文物在這裡逐一陳列,“它們最早的來自西漢,最晚的清代,都是新場鎮范圍出土的。”工作人員介紹,其中大多出土自新場鎮石虎村,或許在千百年前,這個小村落曾經是大戶雲集的高檔居住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