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圩遺風 繁華舊夢 還原揚美古鎮商埠風貌

古圩遺風 繁華舊夢 還原揚美古鎮商埠風貌

日期:2016/12/15 21:48:58      編輯:古代建築
揚美商埠碼頭 揚美商埠碼頭 梁上政說起了揚美碼頭的往事 梁上政說起了揚美碼頭的往事 碼頭旁長滿了參天大樹 碼頭旁長滿了參天大樹

  “西粵觀諸郡,南寧亦首風。正音前漢葉,奇貨左江通。銅柱勳名後,金城禮信中。其如夷壤接,常歲事征戌。”這是宋朝佚名詩人筆下商貿繁盛的揚美。

  揚美,宋代便已建鎮,明代得以發展,到了清代更是一片繁華。商賈興盛時,揚美有8座碼頭,“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是當時方圓近百公裡的商品集散地。入夜帆燈千萬點,滿江钰閃似星浮”,成為重要的商埠,豪賈巨商雲集,是舊時邕州四大商埠碼頭之一。

  拾珠拂塵 碼頭舊蹤

  歲月的刀斧雕刻了時光的滄桑,卻帶不走一絲揚美的美。踏足光光滑如鏡的青石板路上,遙想百年前甚至千年前的揚美,夾雜的南來北往的過客,來也匆忙,去也匆忙。

  金馬老街的盡頭就是揚美古鎮最大的千年古埠碼頭。這個左江上有名的商埠碼頭,因三面環江,獨得水路之利,興盛時,“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入夜帆燈千萬點,滿江钰閃似星浮”,成為重要的商埠,是方圓近百公裡的商品集散地,“貨如輪轉,人聲鼎沸”,歷史上也曾一度繁華。

  揚美古鎮的古商埠碼頭建於嘉慶年間,整個碼頭寬3米,共88級台階,全用砂石條鋪成,所有的貿易貨物都經此碼頭進入古鎮,然後再從古鎮發往四面八方。

  今年73歲的梁上政是揚美本地人,兒時的他就一直聽著家裡老人講述著水運昌盛時揚美繁華的場景。“清朝嘉慶年間的揚美碼頭最是興盛的時候,八個街道八個碼頭人聲鼎沸,車船來往。而揚美的碼頭在民國年間漸漸衰落。隨著陸路的發展,水運漸漸被疏遠。”

  揚美古鎮因水而興盛,水運的便利,使之成為商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明清更是繁榮一時,有“小南寧”之美稱。晚清至民國古鎮逐漸式微,這也許是歷史的必然,眾多古鎮都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而衰落。

  梁上政說,那時候的揚美來往貨物繁多,船上裝滿了黑豆、酸菜等農產品和其他一些日用品,幾百號商貿船往來停泊。梁上政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現在揚美的水運已經不再具備商貿功能,而是更多地用於旅游光,游客被揚美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精致的人文景觀而傾倒,現在的揚美再次因旅游而興盛。

  揚美古鎮的導游梁誠指著臨江邊豎立的石柱子說,因為當年的揚美水運昌盛,不少青壯年的男人們都選擇外出經商,而他們的妻子則翹首以待,倚著這石柱子,望眼欲穿的盼望著親人們平安歸來。

  曾經漕運繁忙的古碼頭如今寂寥靜默地隱藏在樹叢裡,往昔的風采消弭在過往船只的馬達聲中。近在咫尺的八尺江,偶爾會因為過往的船只泛起一絲漣漪,很快又歸於平靜。現在,碼頭上再也尋不到當年貨船排滿江岸的繁忙景象。如今,這個曾經的碼頭,只是靜靜聆聽江邊的林濤,默默地看著左江匯入邕江。只有這岸邊的參天古樹,可以見證小鎮往昔的繁華。

  這個千年古鎮因水運之便而興起,也因水運式微而沉寂。而1999年的開放旅游再次改變了揚美的命運,旅客的腳步與笑語再次激醒並復活了這一個個沉澱著歷史的碼頭和這一個沉睡的小鎮。

臨江街小攤 臨江街小攤 在五疊堂前擺攤的老人 在五疊堂前擺攤的老人 臨江老街 臨江老街

  古圩遺風 繁華舊夢

  青石板,敲擊著多少回憶,打開時間的門,走進那曾經的繁華。林立街鋪,琳琅滿目的物品,如架起的南北之橋,舞動著經濟之龍。萬人空巷時,熙熙攘攘的人頭顫動。載歌載舞的演繹著世間繁華事。人來人往的腳步聲編織了揚美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一條青石板路縱貫古鎮,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車轍,記錄下當年古鎮商客你來我往的繁榮。

  椐史籍記載,當時圍繞南寧的有三個“衛星”城,一個是以生產陶瓷、壯錦、布匹出名的賓陽;一個是以木工具等手工業著稱的永淳(今屬橫縣);一個是專門盛產酸菜、豆豉、辣椒醬的揚美。南寧當時雖是行政周府所在地,但商業中心還是在揚美。上右江船只可通達百色,轉貴州、雲南,進入泰國、緬甸;南邊上左江,船只可通達龍州,出水口,聯系越南西貢、老撾;東邊邕江直下梧州;北面通漓江,經靈渠入湘江,與長江水系相連,動下廣東出香港。東西南北水路暢通,因而在明清時期成了我國大西南聯系東南亞的交通樞紐,成為廣西內陸聯系祖國四面八方的貨物集散地。

  走在揚美的三角街上,古鎮老屋雕刻著游龍戲鳳,古石狗、古石墩給人一種古舊樸實的感觀。五疊堂旁樹蔭下幾個白頭老妪用簸箕席地或擺著小桌擺賣當地特產,小老虎鞋、絲織品、梅菜、豆豉、沙糕,原生態而古樸的氛圍依稀能讓人找到當年揚美街道上摩肩擦踵的盛況。

  這個沿江而建的古鎮,青山隽遠,水波輕柔,不論是江岸的古代商埠碼頭,還是青石古木的街市都保留著舊時繁華和古樸風貌的印記。

  一杯香茗氤氲袅袅,遙想著徐霞客乘著簡陋籐葦的小船,慢慢渡過繞山繞鎮的左江來到揚美“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入夜帆燈千萬點,滿江钰閃似星浮”之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