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愛舊時光 盤點國內古鎮的“N宗最”(組圖)
日期:2016/12/15 22:43:03   編輯:古代建築世界上的古鎮很多,我們為您盤點了國內古鎮裡面的N宗最,希望你能找到屬於你的那一個。
【最影視】 >>芙蓉鎮
芙蓉鎮
芙蓉鎮原名王村,有著濃厚的土司王朝色彩的名字。1986年,一個導演闖進了這個世外桃源,帶著對一段歷史的迷惑和傷感,拍出了中國電影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並且把兩個後來中國影壇上的大腕演員帶到這裡。它的聞名,源於謝晉導演,劉曉慶和姜文主演的電影《芙蓉鎮》。
小鎮不大,慢慢走1個小時也足夠了。鎮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宛若輕紗一樣細柔的瀑布了,瀑布水量不大,不震撼,但是很特別。瀑布背後的時候,聽任細碎的水珠飛濺,打濕我的發梢。
芙蓉鎮裡小吃很多,但是最有名的還是《芙蓉鎮》電影裡劉曉慶的開的芙蓉鎮113號米豆腐,當然豆腐出名了也有李鬼,魚龍混雜著很多家米豆腐,尤其不要把133號當成是正宗的哦……
>>烏鎮
劉若英泛舟烏鎮西柵
“來過,便不曾離開”--是劉若英親筆寫下的話。從《似水年華》到《心中有鬼》,一個水鄉小鎮--烏鎮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只要來過,便不曾離開,何況是,慣看了烏鎮的春夏秋冬,更不對別處有一點的眷戀。午後,倚在陽光下,青花瓷的茶壺,一杯白菊茶,坐在那裡寫明信片,於是成了烏鎮最寧靜的一刻。
清晨時分,當陽光還被擋在蛎殼窗外,欸乃的橹聲把你從夢中慢慢搖醒,打開民宿厚重的木門,漫步街頭,千年古鎮如水墨畫般展現在你眼前;來自塵世的喧囂、煩躁在這裡一洗而淨……
>>赤坎古鎮
開平碉樓
一部《讓子彈飛》紅透了大江南北,而它的主要拍攝地廣東開平碉樓也同樣火了一把。
開平市隸屬於江門市,地處珠三角西南,有兩個市區,分別為三埠及長沙兩條街道,因原開平縣縣城三埠鎮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有相似之處,故有“小武漢”之稱。開平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和藝術之鄉,國家園林城市,更因聞名遐迩碉樓而聞名天下。
顧名思義,“雕”是指用於軍事防守的建築物,“樓”是指有兩層樓以上的房屋。碉樓,顯然是指把“雕”的軍事防御功能與“樓”的建築形體結合起來的一種堅固建築物...
最好聽】 >>雲水謠
雲水謠
在福建漳州的南靖縣,有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美的古老村落,這裡有幽長的古道、千年老榕樹、飽經風霜的土樓、綿延的茶園構繪成了一幅靜美的山水畫。
一條古老的溪石小道交叉穿梭在老榕樹的庇蔭下,漫步其中便能感覺一種超然隱世的氣質,正因為它的這種氣質近年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電視導演、制作人到此取景拍攝取景,自從拍攝了電影《雲水謠》之後古鎮由原來的長教鎮改名為“雲水謠”……
>>望魚古鎮
望魚古鎮
第一次知道望魚古鎮是在央視《國家地理論壇》的“雨都雅安”專集,作者以細膩的攝影手法將望魚的古老、鄉趣展示得極富感染力。從此望魚便成為心頭揮之不去的地方。
望魚古鎮是昔日茶馬古道進出成都的重要驿站,還是雅安著名特產“雅魚”的產地。因為主要建築坐落在一突兀於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著周公河游魚的貓而得名。
古鎮很小,小得一支煙的功夫便可從頭走到尾。街道兩側都是極為平常的百姓家的房子,清一色的老式木結構吊腳樓、小青瓦木板房,房屋全都是木制的,見不到沙石和土牆,除了牆基外也甚少用石料,屋頂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樣,細節的精美無處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種的動物,用作支撐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有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如飾品……
最特色】 >>長壽鄉巴馬
巴馬
如果你有點小煩惱,或者感覺自己有些老,不妨去巴馬“慢游”一趟吧。慢步輕心看那裡的如畫山水,慢聲細語訪那裡的長壽老人,慢條斯理品那裡的世外美食……恍若桃源的靜谧之地,困頓的心不知不覺漸漸舒緩。
巴馬有“世界長壽之鄉”的美譽,到巴馬探訪長壽老人,自然是游客們的共同心願。當地為保護長壽老人建立了有限拜訪制度,但我們還是幸運地來到了巴盤屯一對百歲姐妹的家……
最隱秘】 >>諾鄧:凝固的歲月
諾鄧
“諾鄧”是一個白族山村的名字,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郊6公裡處。自唐代南诏時期起,它就一直沿用“諾鄧”這一村名,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它的位置不算偏遠,但因為隱藏於群山之中,極少有人知道,它以奇妙的“太極鎖水”,豐富的信仰和民族文化,曾經發達的鹽業留下的遺存,構成了十分鮮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2003年,當我還寄居在麗江時,無意中從一本英文書上看到諾鄧的介紹,立即被它神秘的八卦太極水系圖所吸引,那種壯觀、神秘和渾然天成,讓我非常著迷。諾鄧雖然在大理,但因為已經靠近臨滄的大山,路況又極差,不易到達。我心裡一直牽掛著這個山村,也時常向人打聽,但得到的只是零星的信息……
>>城子村悠悠古滇“自杞國”
城子村外貌
城子村是雲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泸西縣永寧鄉所屬的一個小村莊,它以具有千年歷史的獨特土掌房和古滇國“自杞國”遺址而著稱,但一直鮮為人知,充滿了神秘感。
當我們到達泸西縣時,已是燈火闌珊,本來有些神秘的城子村,因為這夜色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就像我第一次聽說城子村時的感受。
幾年前,我作為一名記者到泸西縣采訪,縣委宣傳部的朋友告訴我,有幾位攝影師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古村子,並給我看了他們拍的片子,我一看就覺得特別有意思,那些建築震撼而充滿神秘,並且,從攝影的角度講,這些建築層次性非常好,第二天就決定要親自去看看……
最小資】 >>麗江大研古鎮
麗江
在麗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太陽不趕也會下山,光陰不耽擱也會過去,過日子,就好像牽著蝸牛在散步,慌什麼呢?”
我想許多人都有個麗江的夢吧。的確,和大理相比,麗江古城要更多姿多彩一些,或者說更國際化一些,當然它的特色也是不可忽視的。
當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現出一幅古樸,典雅,幽靜的畫面。納西風格的民居鱗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弋。無數小巷彎彎曲曲,縱橫交錯,晃若迷宮……
>>鳳凰邊城歲月
鳳凰
一直聽說鳳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鎮”,帶著好奇、探究造訪它,果然是名不虛傳。這座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湘西小鎮,位於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仁三城之間,擁有沱江河和南華山,孕育了沈從文、熊希齡、黃永玉等名人。
到鳳凰,第一眼就看到蜿蜒的沱江和飛架的虹橋。橋下那道潭,名為回龍潭。相傳,在明朝前,鳳凰人稱沱江為龍脈,朱元璋當朝以後,聽了風水先生的胡話,認為此處龍脈甚顯著,日後很有可能出現新皇帝來奪其大權,一怒之下,就把沱江改了彎道,龍脈也隨即被斬斷。為了接上斷開的龍脈,後人用紅巖建橋,這就是今天的虹橋……
最美麗】 四川西部丹巴藏寨:美麗村落
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樓的形態。碉樓寨房一般為三層,也有四層的,一側還配有廂房。但不論房屋和廂房如何建造,頂層外緣都環圍著黃、黑、白三種色帶,形成了嘉絨藏寨的一大特色。
秀美如畫的景色丹巴山寨是嘉絨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聶呷、革什扎和巴底鄉最為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遠遠看去,充滿靈氣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綠樹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隱在密林深處的寨房,伴著時有時無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動感的絕妙山寨畫卷隨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新疆喀納斯圖瓦村落:秋色極美的村落
喀納斯秋色
喀納斯圖瓦村與喀納斯湖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旅游區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圖瓦人是我國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獵為生。近四百年來,定居喀納斯湖畔,他們勇敢強悍,善騎術、善滑雪、能歌善舞,現基本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橋流水、炊煙袅袅、奶酒飄香。古樸的小村景致,象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圖瓦村
喀納斯圖瓦村居民是自稱蒙古族的圖瓦人,圖瓦亦稱“土瓦”或“德瓦”、“庫門恰克”。歷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獻中就有記錄,隋唐時稱“都播”,元稱“圖巴”、“禿巴思”、“烏梁海種人”等。有些學者認為,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部分老、弱、病、殘的士兵,逐漸繁衍至今。而喀納斯村中年長者說,與現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圖瓦人屬同一個民族。
>>更多鮮為人知的村落
鮑家屯
貴州省安順市一個只有12平方公裡的漢族村寨,其先進的水利工程、完整的古村落規劃、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解釋。
郭亮村
河南山西交界處一個海拔1752米的原始村莊,洞內奇異景觀難以盡數。
臨江
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縣,緊鄰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與世隔絕的感覺。
艾曲庫隆村
位於昆侖山北坡海拔4200米處,因為海拔最高而被譽為“昆侖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