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篆書陰刻“曹休”二字 銅印讓曹休“重見天日”(圖)

篆書陰刻“曹休”二字 銅印讓曹休“重見天日”(圖)

日期:2016/12/15 15:12:59      編輯:古代建築

 

    圖:在曹休墓後室出土銅印1枚,為邊長約2.0cm、篆書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成為墓主人身份的確切證據。張曉理/攝

 

    曹休,曹操的族子,曾與曹純、曹真一同統領曹魏的“特種部隊”虎豹騎,官至征東大將軍、大司馬,公元228年病逝於洛陽。他的名字,從此化為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千年之後,人們找到了他的墓葬。確定他的身份至關重要的證據,竟是一枚小小的印章……     

    一枚2厘米見方的銅印,銅印上篆書陰刻“曹休”二字。(如上圖)

    5月16日,看到這枚印章,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們異常興奮,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焦南峰更是興奮地表示,中國考古學挖掘的墓葬非常多,但能夠確定墓主人的還不到1%,而這1%,主要的依據就是墓志、印章等有文字的東西。

    於是,這枚看似普通的印章,便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它的出現,曹休,這名三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將領、曹操視若親子的族子的身份“浮出水面”……

    這枚銅印的發現在是4月6日下午,使考古工作者對這座貴族墓“身份”的確認出現轉機。

    洛陽市文物二隊的工作人員、畢業於山東大學考古系的80後大學生王鹹秋告訴我們,當時,為了確保不遺漏一個重要線索,工作人員要將從墓室中挖掘出來的墓土進行仔細“篩查”。4月6日下午,大家剛剛上工,突然聽到在後室仔細“篩查”的工作人員李光夫“啊”地大叫一聲,大家都趕緊圍攏過來。

    後室西南角的地面上,一方銹跡斑斑的印章赫然“躺”在地上。“我們當時激動得要命,考古中能得到文字性的東西,簡直就是驚天發現!”李光夫笑著說,當時,大家小心翼翼地將印章用密封袋保存,然後給領導打電話“報喜”。

    負責邙山陵墓群考古發掘工作的闫輝說,當時整個墓葬的考古發掘陷入一片盲區,大家都有點灰心了。

    印章的發現,讓大家即將熄滅的熱情重新被點燃。

    這是一枚怎樣的印章?印章上寫的是人名還是地名?

    印章被送到了我市歷史學家蔡運章老師的手中……三天後,謎底被揭開,印章上的兩個字被確定為“曹休”,要知道,曹休可是三國名將啊!

    此曹休是否為彼曹休?一方銅印是否能將墓主人鎖定?無論如何,這枚印章仿佛為這座墓葬的順利挖掘打上了烙印,讓之後的挖掘顯得異常順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