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廈門同安發現古村落遺址

廈門同安發現古村落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2:13      編輯:古代建築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文管部門近日意外地發現了一處古代村落遺址。據專家初步推測,這個遺址有可能是唐代的村落遺址,至少也是五代時期的。這是廈門市第二次發現時代較早的村落遺址。這個村落遺址位於同安竹壩農場西面,是一個小山包,遺址的土層中夾雜著許多陶片和磚塊,堆積層約有60毫米厚。發現的陶片主要是些杯、盞、碟、罐等生活器具,胎質很薄,約只有3-5毫米厚,這是唐代陶器的一個明顯特征,陶片又和之前在同安石浔出土的陶器特征相同,應該可以斷定為是唐代的陶器碎片。據了解,此前在同安曾經發現了多處唐代的窯址,出土了不少瓷器、陶器,證明了唐代同安陶瓷制造業已經比較興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同安境內進行了考察,發現了大同桐嶼山、新圩烏山、汀溪埔尾等幾處早期文化遺址,從出土的文物分析:至少在公元前閩越國及閩越前的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同安已有不少古閩越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漢元封元年,閩越國滅亡。漢王朝采取了將閩越民遷至江淮間的措施,使閩越人受到嚴重的沖擊。這時,隨著中央王朝實力不斷發展,大批中原人湧入八閩,逐漸向同安遷徙,並逐步發展為同安的主體民族。居住在同安的閩越人部分被漢化,部分北遷,部分往深山老林中居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