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江津塘河古鎮婚俗申遺,成為旅游新熱點

江津塘河古鎮婚俗申遺,成為旅游新熱點

日期:2016/12/15 21:48:46      編輯:古代建築
古鎮如今還保留了20多頂工藝考究的花轎,傳統婚宴匯集渝、川、黔菜風味 古鎮如今還保留了20多頂工藝考究的花轎,傳統婚宴匯集渝、川、黔菜風味

  婚俗文化已經成為塘河古鎮的一道風景線。

  渝川黔金三角旅游線上有一顆明珠江津塘河古鎮,其始於宋代的古老婚俗文化猶存至今,並逐步受到現代人青睐。據有關部門介紹,目前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塘河婚俗,正在申請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保留280年的老花轎

  塘河古鎮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人類聚居,明朝自建王爺廟開始,陸續建房成為集鎮,至清朝乾隆時期趨於興盛,因塘河繞場而過得名。塘河古鎮當地保留了較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氛,至今還延續著塘河古老的民俗習慣,如端午節的龍舟賽、正月十五鬧元宵、趕廟會等。特別是塘河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古代結婚習俗塘河婚俗猶存至今,仍然受到現代青年的青睐。

  據《塘河鄉志》記載,塘河婚俗始於宋代,興盛於明代,清朝時期普及到周邊貴州的習水、赤水,四川的合江,重慶的永川、綦江、江津等地區。如今,塘河遺下了二十多頂做工精細,工藝考究的花轎,其中古鎮收藏人員尹治安處的一頂花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工藝精細,保存完整。

  傳統婚俗有13道程序

  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過去傳統的結婚習俗又開始恢復,而且在習水、赤水、合江、綦江、永川等周邊地區流行。在塘河有專門從事婚俗一條龍服務的個體戶,抬轎的隊伍達80多人。選擇舊婚俗結婚的新人,都按舊婚俗程序操辦,特別是“哭嫁”已成為尊重父母的一種時尚。

  塘河婚俗的儀式非常繁復,包括說媒、做相、開庚、男方辦接妝、女方辦嫁妝、出閣、送親迎娶、拜堂、辦筵席酒、鬧房、參廚、謝媒和回門共13道程序。僅出閣一項就有踩斗、丟筷子、罵媒、父親壓轎、哥哥背上轎、哭嫁六個內容。一場完整的塘河婚俗,至少需要3天3夜。

  塘河婚俗,凸顯了多種文化的交融,堪稱當地風土人情的百科全書。其中的婚俗用品做工考究,體現了渝西民間工藝的高水平,婚禮的筵席匯集渝、川、黔菜肴風味。可以說,塘河婚俗是現代人對古老婚禮藝術的復活和發展,其意義深遠,是一筆難得的文化遺產。江津區非常重視對塘河婚俗的有效保護,長期開展普查收集整理資料、維修婚俗器具制品等項目,並拍攝了《婚俗》紀錄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