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雲南驿大門,上書對聯“馬幫鈴響店小二迎來送往,邸報飛傳眾官員暮留朝”。 攝影:時冠楠 |
這是一個承載著無數歷史與滄桑,歷盡繁華與戰爭的小鎮。這個小鎮是雲南省名字的由來,它就是位於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的“雲南驿”。
 |
雲南驿裡的老房子 攝影:時冠楠 |
在雲南驿,沒有歲月的流逝,也沒有風塵的掩埋,只有內心裡守望千年的靜谧!
 |
茶馬古道,中間光滑青色的石板為當時的馬道。 攝影:時冠楠 |
茶馬古道、抗日戰爭、滇緬公路……雲南驿這個最早叫做雲南的地方,留給了人們太多的回憶和感悟;這條經歷兩千多年風霜的青石板路,還在續寫著雲南驿的古道春秋。
 |
雲南驿沙盤示意圖 攝影:時冠楠 |
位於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的雲南驿鎮,南距祥雲縣城21公裡,作為祥雲縣最早的縣治駐地,是古滇文化的典型代表。雲南驿是西南絲綢路上一個重要的驿站,作為驿站至今已有1237年的歷史。當時隨著白鹽井鹽業的興旺,鹽商馬幫絡繹不絕,驿道運輸頻繁,古道遺址的石板路上至今仍存留下斑斑馬蹄足跡。驿站專業化、規模化程度高,保存完好,在西南絲綢路上絕無僅有。“彩雲南現”的美麗傳說更為雲南驿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是祥雲獨俱特色的精品旅游景區之一。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因夢見彩雲南現,在此設立雲南縣,蜀漢時期在此設雲南郡,元朝政府設置地中書省,從此“雲南”成為一省之稱並延續至今,當時在雲南驿設雲南州,又在此地設“馬站”。有驿馬五十匹。明代時雲南縣城從雲南驿遷往今天的祥雲縣城,從此這裡僅僅作為驿站保留下來,雲南驿的名稱也由此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
駝峰航線示意圖 攝影:時冠楠 |
 |
飛虎隊的日常用品 攝影:時冠楠 |
 |
二戰時美軍所用的發電機發電機 攝影:時冠楠 |
 |
做工細膩的錘子,把手處和錘頭都做了防滑處理。 攝影:時冠楠 |
 |
用來平整機場的石碾子 攝影:時冠楠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雲南驿成為中緬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舉世聞名的滇緬公路由此通過。雲南驿機場則是著名的駝峰航線的航空轉運站,是國民黨空軍第38站駐地和從杭州遷來的國民黨中央航空軍官學校校址。
 |
馬幫的衣服 攝影:時冠楠 |
清代民國期間,雲南驿成為茶馬古道上最重要和最繁華的集散地。每天都有許多馬幫從雲南驿經過,大的馬幫有三百多匹馬,最小的馬幫也有五六匹馬。這些馬幫往東馱運皮革和藥材,往西馱運茶葉、布匹、食鹽和百貨等。據史料記載清代時林則徐到雲南處理大理杜文秀起義之事時住在雲南驿。(記者時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