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白石村遺址”搖身變“公園” 改造工程將於近期完工

“白石村遺址”搖身變“公園” 改造工程將於近期完工

日期:2016/12/15 15:07:02      編輯:古代建築

   曾經多次因環境“髒、亂、差”被媒體報道的白石村文化遺址經過3個月的改造,如今舊貌換新顏,變身為“白石村遺址公園”。記者昨天從建設部門獲悉,白石村遺址改造工程將於近期竣工,“煥然一新”的白石遺址,將大大改善白石社區的環境質量,並為周邊居民提供一處景色秀麗、環境優雅、設施齊全的休閒健身場所。

    白石村遺址1962年被發現,是迄今為止膠東地區發現的最早也是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0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由於長年無人管理,周邊地區黃土裸露,園內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且基礎設施較差,失去了文物遺址的原貌,游客及市民無法進入園內休閒游覽。對此,社區居民反映強烈。今年,根據市政府的要求,市園林處承擔了對白石遺址的綜合改造工程。此次對白石遺址的整治改造,考慮到遺址的文物價值,經市文物、文化和規劃設計部門的多方論證,本著“文物遺址原貌保護和古文化內涵不受迫害”的基本原則,確定了《白石村遺址廣場景觀規劃方案》。改造後的遺址,將盡量恢復其較高的文物價值原貌,為社區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閒場所。

    據了解,白石遺址的整治范圍東起白菊街,西至新成街,南至新石路南側保護區,北至大世界南圍牆外。改造面積2萬平方米,整體鋪裝面積7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采取綠化和鋪裝相結合,景觀植物與小品相結合,使園內各區域達到最佳意境。在原有少量冬青綠籬的基礎上,增加櫻花、連翹及合歡、白蠟、皂角等30個品種的花灌木和2000余株景觀樹,同時,在遺址四周構築90厘米高的圍牆,並在圍牆上增設防護欄桿。為滿足市民的休閒需要,擺放景石20余噸,配置休閒長條凳50套,石凳石桌10余套。另外,還在遺址東側和北側新修道路2500平方米。整個遺址由北至南依次建設為入口廣場、疏林休閒廣場、兒童老年休閒區、建身休閒區等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都能充分展示不同的遺址文化主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