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千年古村落 古樹名木多(圖)

千年古村落 古樹名木多(圖)

日期:2016/12/15 16:27:12      編輯:古代建築
千年古驿道向遠處延伸,通往古樹名木林立的“植物園”。
千年古驿道向遠處延伸,通往古樹名木林立的“植物園”。

  位於南安向陽鄉崇山峻嶺之間的杏田村,今年5月剛被我市確定為20個扶貧開發重點村之一。這裡仍保留著珍貴的古道、古樹、古寺、古塔。日前,記者驅車走進杏田村,收獲一路的驚喜。

  村民告訴記者,杏田村原名王厝林,相傳唐朝時開閩王王審知的一王姓部下在此處肇基,北宋時吳姓群眾遷居此地,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了。村裡古跡多,在該村五台山腳下,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的5層六角實心石塔依然聳立。山上坐落著名為“昭惠廟”的古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廟內供奉的通遠王— 福佑帝君,是泉州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保護神。古寺旁,一條古驿道依山勢蜿蜒曲折,向遠處延伸,直通鄰縣永春的通仙橋。沿途有形似腳掌的仙腳印、有沒人讀得懂的藏寶圖和幾方不知何年所镌的摩崖石刻。向陽鄉政府工作人員吳樂榮介紹,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現殘存5公裡的古驿道被確定為泉州市現存最完好的驿道。

 
  有民謠唱道‘夾道榕,夾道榕,問誰栽之我端明,行人六月不知暑,千秋萬古自風清’,說的就是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命郡人在驿道沿途廣植夾道榕樹的情景。”吳樂榮說。在他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一棵古樸蒼勁的千年赤榕,其樹冠巨大,樹干更是分成了4個分支,個個分支粗壯得多人合抱。繼續往林子裡走,不時會碰見樹齡數百年的羅漢松、紅豆杉,以及種類多達131種的中草藥,俨然一個植物園。

  靠山吃山。目前,杏田村正在多方籌資拓寬進村主干道,改善基礎設施,發展休閒旅游業,向游客展示該村保存完好的古道古樹古寺古塔。同時,發掘“天然植物園”增值潛力,醞釀成立土特產合作社,引導更多的村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增加收入。 本報記者 陳淑華 文/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