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者铤而走險 三萬年前人類遺址慘遭毀壞(圖)
日期:2016/12/15 15:12:05   編輯:古代建築
被破壞的舊石器文化遺址
遺址所在的景區
毀山開礦正危及河南省一個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遺址。
“這裡是我省唯一一個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遺址,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這裡還是國家重點林區,現如今正遭到采礦者的毀滅性破壞,政府快來管管吧。”8月3日,接到博愛縣六堆寓舊石器文化遺址附近群眾的投訴後,記者深入博愛縣山區進行采訪。
國寶:3萬年前人類遺址
六堆寓舊石器文化遺址位於博愛縣寨豁鄉六堆寓村境內,六堆寓因處在6個山峰環抱之中而得名。
在六堆寓村周圍,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依稀可見。原始人曾居住過的山洞和小地坑散落在該村小河口至大鴿洞南北長約3公裡的地方,這些山洞大都正面朝陽,一條崎岖的羊腸小道直通山下的大石河,這樣原始人打獵、飲水、起居既方便又安全,展示出遠古人類的聰明與才智。
據博愛縣志記載:1958年,當地農民在遺址處撿到龍骨化石10余公斤,現保存於博愛縣博物館內。1973年,又有人在原始人居住過的山洞裡撿到一個石斧,之後又撿到一批石核、石片等砍砸器。
焦作市文物隊研究員楊貴金說:“六堆寓舊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存如此豐富,這在我省是非常罕見的,證實了至少在3萬年前這一帶就有原始人在活動。”
2008年6月,六堆寓舊石器文化遺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遺址遭毀滅性破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應該受到重點保護的地方,目前卻正在遭受采礦者濫采濫炸等毀滅性破壞,甚至1959年發現的古遺址龍骨洞也遭到破壞。村民稱,龍骨洞目前已被采礦者炸毀掩埋。
據了解,六堆寓村周圍既有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又因處於太行山丘陵和山區的過渡地帶,其植被非常豐富,所以也是國家重點林區。
記者在六堆寓村附近看到,不時有大型汽車滿載著鐵礦石、矸石開向山外,兩處山腰上有挖掘機正在作業。因為在山上開路和挖掘山體,至少半座山的樹木已被破壞。而正遭到破壞的山體有兩處:一處在西嶺沿兒,村民說,西嶺沿兒從今年4月份開挖至今,山體大面積遭到破壞;另一處在東嶺頂,開挖剛剛有十來天。兩處遭破壞的山體都處在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核心區域。尤其是東嶺頂,1959年最早發現的龍骨洞就在那裡,目前已不復存在。
據村民介紹,開礦者戒備森嚴,村口有專人望風,一有情況即迅速通知山上的人停工藏匿。記者在村口自稱是來山裡旅游的,才被順利放行。而當記者一行想上山拍照時,就沒有那麼順利了;雖有村民領路,但前往挖掘現場的路上記者仍然遭到阻攔。
記者:“我們是來旅游的,想到山上拍幾張照片。”
阻攔者:“不行,山上隨時會放炮,太危險。這破地方有啥可照相的?”
村民們稱:不要說外地人,就是本村人他們也不允許到挖掘現場去。
調查:采礦者受利益驅動
為啥非要在3萬年前的六堆寓舊石器時代遺址上開山炸石?
原來,有人發現山上有豐富的鐵礦石和矸石(含氧化鋁)。目前鐵礦石每噸能賣300元左右,矸石每噸在100元左右。
村民們說:一輛大車能拉鐵礦石50噸,一車出來就是1.5萬元。大白天來拉礦石的車還少點兒,一到晚上,拉礦石的車一輛接一輛。初步估算,一天一夜拉出山的礦石就值上百萬元。
一天一夜就能成為百萬富翁!如此大的利益驅動,難怪有人敢於铤而走險。
在六堆寓村,一位村民流著淚說:3萬年前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跡毀了,對不起老祖宗呀!國家每年都要在這裡飛播造林,林業部門年年春天都出資讓村民上山種樹,可挖掘機成片成片毀壞林木毀壞遺址,咱看著心疼呀!他們隨時放炮,不知道哪天晚上誰家的房子就會被震塌,我們還咋活呀!
為保護遺址,為保護林木不被破壞,為保護自己的家園,六堆寓自然村的村民們曾多次向博愛縣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進行書面和電話投訴,有關部門曾兩次對挖掘現場進行了查封。
一位村民介紹,今年5月份,縣有關部門曾來現場查封,沒收挖掘設備和其他工具,但開采礦石的老板第二天就拿回了被沒收物品。老板聲稱他舅舅是某局局長。
今年6月份,博愛縣文物局、國土局、林業局及當地派出所到現場聯合執法。這一次,老板在聯合執法之前就轉移了挖掘設備。過了十多天,這伙人卷土重來,繼續挖掘采礦。
他們向村民揚言:“我們的‘後台’硬,上面的事都已擺平,這回要大膽干,看誰還敢來管!”
政府有關部門兩次執法之後,這伙人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開始動用炸藥轟炸開采。六堆寓村許多民房是石頭壘的,經不起震動,村民們夜夜提心吊膽。
見有利可圖,最近又有兩個老板加入開采礦石的行列。以前開采礦石主要是白天,現在幾家較勁,全部是日夜開工。白天夜晚炮聲此起彼伏,常常有石頭落入村民院內。
記者離開六堆寓村時,村民們遞給記者一份投訴材料,上面最後一段寫道:救救3萬年前祖宗留下的寶貴遺跡吧,救救這一大片國家林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