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老人作畫 “復原”窯灣古鎮風情

老人作畫 “復原”窯灣古鎮風情

日期:2016/12/15 23:02:45      編輯:古代建築

 中國江蘇網訊:昨日上午,書畫家金裕齡老人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他歷經兩年的巨幅畫作《窯灣古鎮風情圖》。74歲的老人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復原”了兒時生活過的窯灣古鎮的繁華景象,來表達對故鄉的懷念和眷戀。

  年畫作品曾風靡全國

  童年時代,金裕齡生活在窯灣古鎮。對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充滿著特殊的感情。金裕齡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窯灣的大戶。金家世代居於“老房”裡。打開房門,便是曾經最繁華的老街。雖然,如今的窯灣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曾經寬寬的老街也繁華不再,但曾經的繁華、曾經的民俗卻深深地刻在了金裕齡的心裡。

  1950年,因為求學,金裕齡離開了窯灣。再後來,到徐州九中當美術教員,被單位推薦到徐州師專進行了兩年美術專業,其間跟隨一些書畫名家學習。對於金裕齡來說,他最大的欣慰就是創作的年畫作品《陽光沐浴,鮮花盛開》,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很快風靡全國。畫面上,幾位少先隊員圍坐在毛主席紀念堂前栩栩如生。這幅年畫也被收入了當年的小學課本。

  耗時兩年 憑記憶作畫

  金裕齡老人獨居在風華園,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他愈發想起當年故鄉窯灣古鎮的繁華,一個念頭占據了老人的思路,“復原“窯灣古鎮當年的風土人情。

  然而,創作的過程是艱辛的。2009年6月,金裕齡老人畫下第一筆, 憑著超強的記憶力,老人每日潛心作畫,他沒想到一畫就是兩年。

  畫中人物近800個

  透過金裕齡老人的《窯灣古鎮風情圖》,記者仍能看到窯灣當年的繁華,畫面上有很多古建築,這些古建築集南北風格於一體,穩實厚重與秀雅靈巧同在;雕欄玉砌與古樸實用並存。

  記者細心數了一遍,光是這幅巨作的人物就多達近800個,並且每個人的表情各有千秋、活靈活現。 《窯灣古鎮風情圖》全長14米,寬0.7米,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國時期古鎮的地理河流建築人文及商業的繁榮概貌。畫作分為飲食文化、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三部分。

  一天又一天,就在金裕齡的筆端流逝。2010年6月,初稿完成;2011年6月7日,畫作完成……金裕齡老人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最大夢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