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近百座“百年祠堂”競吹“正派風”

近百座“百年祠堂”競吹“正派風”

日期:2016/12/14 12:06:34      編輯:古代建築
    遂川縣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境內坐落著數百座百年祠堂。近年來,當地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祠堂的角色也與時俱進。過去承載著宗族議事、供奉祖先、繼承傳統、團結家庭的古老建築,如今已成為村民“倡廉潔、樹新風、促和諧”的新平台、新天地。

    “廉戲”走上台

    “公款揮霍要設防,兒用爹錢不思量,闊氣排場虛榮起,敗家相……”近日,有著64年巡演歷史,曾獲“全國第四屆十大演出盛事最佳基層演出獎”的大汾農民劇團,正在寨溪村祠堂演廉政戲,演出異彩紛呈,台下掌聲雷動。村委會主任張聖有說:“自從廉政文化‘扎根’該村祠堂,現在村裡的健康文化活動多了,打牌賭博的少了,打架扯皮的少了,鄰裡關系和諧多了。”

    “口袋鼓了,腦袋空了,精神癟了,歪風盛了,這樣的情況曾在當地農村屢見不鮮,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村廉政文化陣地的缺失。”縣紀委副書記羅思紅說道。為此,該縣紀委因勢利導,購置影碟機、電視機,定期播放廉政電教片,創辦設有廉政文化專櫃的農家書屋,在祠堂的醒目位置開辟廉政文化宣傳欄,及時公示強農惠農政策、村干部行為規范、村級財務收支情況等內容。

    如今,枚江鄉錢塘村王氏宗祠、草林鎮悠富村郭氏祠堂、黃坑鄉金田村葉氏宗祠等都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廉政文化基地。


    “廉席”擺起來

    每年七八月份,正值中、高考錄取,學生升學,如何剎住農村黨員干部利用子女升學大操大辦“升學宴、謝師宴”的不良風氣?除下發通知、發送廉政提醒短信、加大督查通報力度,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看似非常棘手的難題,卻在雩田鎮雩田村有了破解之術。

    雩田村的“世美堂”寬敞明亮、干淨整潔,電燈、音響、熱水瓶、桌椅應有盡有,廚房鍋碗瓢盆一應俱全。管理員彭宏清介紹,通過發動族人集資,前些年祠堂得到重新修繕,成立了管委會,但凡本村有婚喪嫁娶、孩子滿月和升學等宴請都在這辦。辦一次村民只需支付60元服務費,用於水電費、桌椅搬運、物品看管等正常開支。這一形式受到了村民的歡迎,一是體面又省事,只需帶菜和米就可以了,非常方便;二是省錢又熱鬧,在酒店辦一桌至少要500元,在祠堂辦酒錢菜錢加一起不超過200元,親戚朋友一起聊聊,關系拉近不少;三是辦酒桌數也要與管委會協商,不能大操大辦,吃完後,主人還要“折菜”(當地方言,意即打包免費贈與客人),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硬性的“送文化”不如潛移默化“長文化”。在農村,婚喪嫁娶、滿月和升學是大事,邀請親朋好友歡聚是一種習俗。要說在農村喜事不辦酒,情感難以接受,但婚喪嫁娶宴請攀比、講排場之風也確實存在。為此,縣紀委引導村民利用祠堂辦起村民食堂,可謂“魚和熊掌兼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