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鹹寧紫潭古民居年久破敗嚴重

鹹寧紫潭古民居年久破敗嚴重

日期:2016/12/14 11:58:29      編輯:古代建築

古民居滿目瘡痍

    院落內殘牆斷壁,幾塊長條石雕石板橫七豎八地躺在瓦铄上……近日,記者隨鹹安區博物館和市民協有關負責人一起,來到鹹安區官埠橋鎮紫潭村一組,看到一棟古民居滿目瘡痍的敗狀,惋惜不已。

    記者看到,該古民居外牆保護較為完好,內部為堡壘封閉式梯田構造,磚木混構,進深四重,每重中間有2個出口通道。堂屋內屋梁斷裂,屋基上的石板處留下被拆除的痕跡。穿越通道,踏著長滿青苔的石頭走出這座古居,在大門的房角屋檐及牆身處,依稀能看見被刮花的雕龍畫鳳。

    據村干部介紹,此前曾有村民在裡面居住,由於年久失修,這裡成了危房,村民再不敢居住了。

    “過去,門前屋檐上雕龍畫鳳是有地位人家的象征,可惜這座古民居破敗嚴重,如果能搶救性修繕就好了。”鹹安區文體新局文物股股長張志剛歎息道。

    據孫氏族譜記載,明萬歷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第86世孫氏率家人從江西遷居於鹹寧市官埠橋鎮紫潭村一組現址,公元1738年在此建造房屋,歷時三年左右建成。

    當地村民表示,希望紫潭村將來能成為一個旅游景點,上級有關部門能統籌規劃,制定合理的保護措施。

    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萬默說,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需要科學的研究、合理的規范、理論的指導以及村民的積極配合,有意識地保護好以古村落為代表的“鄉土文化”,既要讓村民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福祉,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也要保護好古村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