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全力搶險鳳凰山銅礦金牛洞古采礦遺址
日期:2016/12/14 11:06: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7月1日至4日,安徽省銅陵市普降大到暴雨,鳳凰山地區因持續強降暴雨引發山洪。7 月 2 日凌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鳳凰山銅礦金牛洞古采礦遺址出現險情,遺址所在礦坑周邊多處坍塌,樹木歪斜,洪水向坑內匯聚,遺址內積水水位迅速上漲,淹沒 4 號、5 號古礦井,礦井支護遭到嚴重破壞,漂浮散落在水面,礦坑內值班房和觀看平台被水淹沒。 銅陵市文旅委迅速啟動抗汛應急預案,及時組織搶險人員全力搶險,開動遺址內 3 台防汛水泵進行緊急排水,搬運防汛沙 袋 加 固 防 洪 溝 和 封 堵 滲 漏口 , 疏 通 上 游 閘 口 防 洪 出 水口,檢查遺址路面和礦井護坡裂縫,加強對上游河道和遺址內積水水位的監測。市文旅委主任徐常寧、副主任姚學能冒雨到防汛現場實地檢查防汛措施,要求嚴格執行防汛抗災各項紀律,要把遺址防汛救災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抗汛救災,嚴格落實 24 小時值班制 度 , 密 切 關 注 雨 情 汛情變化,科學采取除險措施,同時注意搶險人員自身安全,確保遺址安全萬無一失。 目前,經過多日連續緊張排水,遺址險情已經基本控制。為防止汛期暴雨險情反復,市文物局、博物館搶險人員克服麻痺思想,堅守在遺址抗汛一線 , 加 緊 排 水 和 加 固 防 洪 護坡,補充防汛沙袋、水泵、電纜等防汛物資,同時增派抗汛值班人員 24 小時值班和巡查,嚴防死守,加強遺址夜間巡邏和遺址內外水情監測。 (來源:中國文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