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民間木雕博物館被強令搬遷

民間木雕博物館被強令搬遷

日期:2016/12/14 21:16:17      編輯:古代建築
明清木雕博物館裡的部分藏品。本報記者 許海鷗攝
    6月28日,澳大利亞籍華人、北海明清木雕博物館館主巫先生赴山東考察,希望為自己的收藏品尋找安身之地。此前他接到通知,因合同到期,博物館被要求搬遷。
    6月30日,記者來到位於北海市珠海中路100號的明清木雕博物館,該館共分11個展廳,收藏有3000多件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木雕。
    收藏者巫先生祖籍廣東佛山,1995年到北海投資,收藏只是他的業余愛好。巫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鐘愛各種木材,後來有了錢,就開始收藏木雕,為此走遍全國,搜尋到的古建築木雕,大多是門窗、隔斷、藻井等“龐然大物”。
    巫先生說,2006年底之前,他的收藏品堆放在一個舊廠房裡,只有幾個朋友知道。有一天,當時的北海市一位市領導前來參觀,建議他把這些藏品放到剛開發的北海老街,建一家博物館。
    之後,巫先生與北海市老城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於2007年5月建起了明清木雕博物館。該館一名接待員告訴記者,不少參觀專家認為,這些古建築木雕,有很高的研究和藝術價值。
    “當時與老城文化旅游投資公司簽的合同期是6年。今年初他們告訴我,這裡有另外的用途,讓我們把藏品搬到珠海東路的房子裡。”巫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藏品忌諱搬動,每搬一次都會損壞一些。他原本認為合同期滿後會續約,沒想到被要求搬遷。
    記者看到合作方6月20日發來的一份通知,要求巫先生7月10日前將展品搬出,騰空場地,並表示提供珠海東路181號及174號任何一處房屋,給巫先生用於繼續辦博物館。
    對於這個通知,巫先生顯得很無奈。他認為,雖然房東有權提出這一要求,但作出這一決定似乎有些草率,“其實這個博物館已經不僅僅是我個人的資產了,而是北海歷史文化名城中,最能體現北海老街的一個文化景點,搬遷之前應有可行性評估和科學論證。”巫先生進一步了解到,新址的合同使用期也只有6年。他擔心6年後,這些藏品再次需要搬家。恰逢山東文化部門有意引進這些藏品,因此巫先生決定前去考察。
    老城文化旅游投資公司的康先生介紹,按照有關部門的指示,該公司要辦老街歷史文化館,因為珠海中路100號位於“北海老街”地理位置較居中,他們計劃用做主館,因此決定讓巫先生的博物館往東面搬,“因為在那邊還規劃了其他內容的博物館,可形成一個博物館群。”康先生說,明清木雕博物館的搬遷,是服從整體規劃的需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