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4:21   編輯:古代建築古城遺址位於安吉縣安城鎮的西北。定勝渠流經城北,龍山雄踞城南,白石山坐於城西,城東是開闊的平原。據史載:古城,秦代稱鄣城,漢代稱故鄣城,秦漢之間彰郡治所設於此城。唐武德七年(624)並入長城(今長興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劃歸安吉。後因其系古代城垣,便稱古城,沿續至今。元代趙孟頫有詩雲:“山深草木自幽清,終日聞莺不見莺。好作束書歸隱計,蹇驢來往聽泉聲”。城牆土築,基本呈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58米,面積約0.33平方公裡。殘存城牆高5.9米,寬2.3米。城內陶器殘片堆積豐富,陶片紋飾多樣,有方格紋、篩紋、米字紋、回紋等,以漢代陶片為主,也有戰國時代的印紋硬陶片。還有繩紋簡瓦、板瓦、印紋陶罐片,本地農民曾在城內田中出土過金豆子(楚國金幣—蟻鼻,又名鬼臉錢)。城南龍山坡上,土墩密集,是漢時墓地。現為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