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曾經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引起過巨大反響的西漢王陵在沉寂了多年後,再次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原址上建設的洛莊漢王陵遺址公園今天正式落成,並向社會試開放,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費參觀。
博物館建成之前的過渡形式
記者今天早上9點多鐘趕到洛莊漢王陵遺址公園時,周圍村鎮的百姓也都在往這裡集中,他們都想在第一時間看看這座就在自己身邊,之前卻一直無法進去參觀的遺址公園。
據遺址公園負責人介紹,洛莊漢墓計劃要改建為洛莊漢王陵博物館,一期工程於2005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11年8月,章丘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原有基礎上建設遺址公園。這是博物館建成之前的過渡形式,為的是更好地對洛莊漢墓進行保護和展示,也是對前期發掘成果和經濟投入最好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洛莊漢墓環境,為主墓室的發掘和博物館建設打下基礎。
負責人說,今年1月31日遺址公園正式開工建設,到7月底公園的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建設完成的遺址公園占地300畝,新建面積4.6萬平方米,綜合建設面積達16.1萬平方米,各項配套設施齊全。
公園設施與漢風樂舞吸引觀眾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遺址公園內的多處設施已經建設完畢,公園內外片區主道路兩側綠樹成蔭。在進入主墓室的路口處,建有一座石碑式雕塑,上面雕刻著洛莊漢墓出土的編鐘、編磬、當盧、驷馬王車等文物,顯得非常古樸。兩側的遺址上有綠色植物塑成的銅鼎和編鐘形狀的雕塑,再向西就是高高聳立仿漢代建築的“大屋頂”,下面就是還未發掘的主墓室,很多游客在各處拍照留影。
落成儀式結束後,“大屋頂”下的演出開始。濟南市歌舞劇院、前衛歌舞團和章丘市文化館的演員們表演了具有濃郁漢代韻味的歌舞,男武士頂盔戴甲,身手矯健,女舞者綠衣紅服,舞姿柔美,令人賞心悅目。觀看的村民和游客都被這精彩演出吸引了,不時發出贊歎之聲。
試開放期間觀眾可免費參觀
看完演出,市民和游客湧入“洛莊漢墓出土文物陳列展覽室”參觀。一輛驷馬王車引人注目。據介紹,這輛驷馬王車的馬與車都是樹脂制成的,按照洛莊漢墓出土的文物復原仿制而成,馬的顏色都是青銅色,顯得非常雄壯有力,而車的造型也十分古樸。另外,展廳內展出的編鐘、編磬、陶罐,以及包括鎏金當盧在內的純金馬飾和銅釜、銅鼎等青銅器等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據介紹,當年洛莊漢墓考古發掘時曾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遺址公園管理處這次選擇其中的15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進行復制,讓參觀者充分領略洛莊漢墓文物的風采。
遺址公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章丘市前期已投資2000多萬元進行了一期和二期工程,今年初章丘又投資1000多萬元啟動三期工程,使遺址公園順利建成,達到了試開放條件。“這次是試開放,在這期間全部免費對公眾開放,試開放結束時間還沒確定。希望通過遺址公園的建成開放,提升章丘市及濟南市的文化旅游品質,也期待著這座聞名全國的西漢王陵早日成為濟南、山東乃至全國的一處文化旅游亮點。”
濟南可借此打造大型漢文化圈
濟南市文物局局長崔大庸今天也特地趕來參加落成儀式。當年,崔大庸主持並完成了洛莊漢墓的考古發掘工作。
崔大庸對記者說,洛莊漢王陵遺址公園是濟南市落成開放的第一座遺址公園。“現在這種形式是一種保護性的臨時措施,是根據目前洛莊漢墓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所有的措施都具有可逆性,在一定條件下,所有陪葬坑甚至主墓葬都可以進行新的考古發掘。遺址公園在原來發掘遺址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寬加高,沒有損壞地下遺址,還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在文物遺址保護方面具有典型意義。”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也參與過洛莊漢墓的發掘,他今天來到現場也很感慨。他說,洛莊漢墓的漢文化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文化價值無法估量。而從洛莊漢墓的價值來說,如果要打造成真正的博物館,還需要大投入,而這種投入不只是章丘市,濟南市及山東省都應該參與進來,將這裡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遺址博物館,做成山東大文化的載體,推動相關經濟項目和文化產業項目的發展。
李銘告訴記者:“像今天開放的洛莊漢王陵遺址公園周圍,還有東平陵城遺址、危山遺址等非常高級的漢代文化遺址,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是在全國都能打得響的文化品牌。如果能將這些漢代遺址攏在一起,建設濟南市超大型的漢代遺址公園,如果能完善這個漢文化圈,濟南將可以打造漢文化旅游龍頭,再加上章丘市的龍山城子崖遺址、明水百脈泉景區、章丘白雲湖自然風景區等遺址及旅游點,其產生的價值之大我們現在是想象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