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喬家大院,就是跨入一段繁華的商業歷史。晉商的富庶,在這裡可略見一斑。
據說,喬家大院還不算大,相比於王家與常家大院,則顯嬌小窄秀。但為何並不顯赫的喬家大院卻蜚聲國內外?那是電影秀的緣故,電影中的大紅燈籠如今也依然高高地掛在喬家的內院裡。
步入喬家大門,是一條長長的石鋪甬道。甬道的石塊凹凸不平,顯得原始粗樸。相信喬家無數雙腳丫都在這裡踩過,但都沒有踏平甬道的石塊。石頭的個性,即使在富庶的大家,也依然顯得倔傲不遜。比較有特色的是喬家的石道亦步亦高,呈現一種步步高升的姿態,估計這是一種故意的修為。喬家的後代就是通過這條步步高升的石道,把喬家的事業發揚光大。
石道的兩側共有六門相守,內有六院。走進去,有高高的門檻。高檻擋財,入門不出,估計有這樣一層意思。那裡的庭院與我們江南庭院有著迥然之異,江南的庭院一般栽花種竹,石壘成山,池漾金魚,卵石鋪路,小小庭院山水花草相映成趣,婀娜多情。而喬家的庭院,則顯得干淨利落,全石的地面,不見一株花草,只見一口大缸唯立中央。走近一看,是滿滿的一大缸清水。而且每院皆如是,沒有新添的風景。
無法叩主,只得猜想,最大的可能是積水招財,第二大可能是蓄水解旱,第三大可能是救火之用。水,在這裡,成了一種神靈與護身符。喬家庭院的靈動也就因為擺了這缸清水,或許,這也在告示喬家眾人:為人如水清,朗朗映雲天。相信喬家的子孫們一定在那一口口的水缸裡映照過自己的臉頰及心靈,並遙望過那缸中深不見底的風景。水如鏡,照人心,我相信喬家水缸的寓意應遠遠高出於江南的池水。
喬家宅居建得整齊端莊,秀雅雄壯,其雕梁畫棟,裝飾之精美應該說遠勝於江南樓閣。因為晉商走遍天下,故其建築定然汲取南北之長之美而修。但我不懂建築的藝術,所以只能做一門外漢傻傻呆呆地望望。
走過美麗,而不懂得美麗,那是心底裡的一份悲涼。
導游還介紹了喬家的四件鎮宅之寶:九龍燈、九龍屏、萬人球、犀牛鏡。我雖攝下了它們的影像,但在我的記憶裡只是淺淺地擱著。若是經了些歲月的漂浮,我想那些影像一定會飄去荒涼的孤島,再也回不到我記憶
的岸灘。
一場急速的陣雨,催促我們離開喬家的腳步,我們把繁華的雨絲留在了繁華的喬家庭院。
人生中,有些場景離開了,就注定永不回來。繁華也罷,荒涼也罷。但有一些影像卻會永久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比如,喬院的清水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