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稱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堯時建大彭氏國。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只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邑成為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
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時期,大彭氏國很強盛,曾為五霸之一。傳說大彭氏國的創始人彭祖活了800歲,是中國烹饪和氣功的創始人。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備至,也被道家奉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飲食養生之道,對以後漢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彭城為宋邑,徐國國都、楚國國都。秦漢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彭城還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三朝封國的國都,長達500多年。從這裡走出的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則一統天下,開創了歷史上輝煌的漢王朝。西漢時期,彭城為劉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國——楚國和彭城國。東漢末年,曹操遷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稱徐州。
歷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開國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龍飛地、一代帝王鄉”之譽。
城市名片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
★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
★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
★全國金融生態環境50強城市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江蘇省文明城市
★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
★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十大經濟活力城市候選城市
★CCTV2006年度中國魅力城市候選城市
★多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
★多年被台灣電電公會評為“極力推薦的投資城市”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礦產資源
徐州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產地、華東地區的電力基地,擁有煤炭、井鹽、鐵、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儲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儲量達39億噸以上,預測儲量69億噸,年產量2500多萬噸;井鹽儲量為220億噸、且品位很高,發展煤化工、鹽化工的資源條件十分優越;石膏年開采能力500萬噸,為華東地區之首。
徐州還是國家糧棉生產基地,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秸稈養畜示范區、林業科技開發試驗示范區和五大蔬菜產區之一,是中國銀杏之鄉、蘋果之鄉,全國四大膠合板加工基地之一,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
經濟概況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06年,徐州在中國200個城市中排名第42位,處於江蘇省北部各城市領先位置。這份報告還顯示徐州在“文化競爭力”、“區位競爭力”、“環境競爭力”等方面排名比較靠前,其中文化競爭力排名全國第10位。有關專家指出,徐州競爭力穩定增強,預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
徐州工業已經基本形成了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新醫藥、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3家企業名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10家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50余種產品產量位居中國或江蘇省第一,徐工集團、天寶集團、維維集團是中國同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徐州傳統服務業起步較早、基礎扎實,現代服務業業態健全、層次較高,沃爾瑪、家樂福、金鷹國際、中央百貨、王府井百貨等國內外知名商家紛紛入駐,形成了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檔次最高的“商貿中心圈”。
徐州交通
全國地級城市罕見的22條主干、四環線和90條縣鄉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級市可能只有徐州一個城市)。
京滬隴海鐵路交點,及京滬徐蘭高鐵交點。徐州通,則全國通”。作為“中國鐵路之咽喉”,南來北往徐州,乘火車極為方便
徐州觀音機場是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民用機場。航站樓建築面積為2.3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高峰小時客流量800人次的需要。飛行區技術等級4D級,擁有全天候航管、導航、氣象、通訊、燈光等配套設施。在全國142個營運機場中,可起降747大型客機以上的空港只有17個,觀音機場就是其中之一排名約12。 觀音機場現已開通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昆明、海口、成都、大連、廈門、溫州等城市的航班
徐州京杭大運河港口是全國內河十大港口之一
萬寨港是國家級內港
徐州城內共有河流213條,其中已定級航道51條,總裡程1065.2公裡,其中國家級、省級航道各1條
高等院校
徐州科教實力較為雄厚,專業技術人員眾多。現有高等院校12所、高中級職業技術院校40余所、民辦職業培訓機構342個,獨立科研院所31家、科技開發機構335家,在中國地級城市中位居前列。
中國礦業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徐州醫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後勤學院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教育學院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廣播電視大學
文化旅游
文明古城 --徐州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宛如斜掛於歷史蒼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集中體現了古人的非凡創造力和深遂智慧,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
相關景點:漢文化景區 徐州博物館 徐州漢城 戲馬台 漢兵馬俑,獅子山楚王陵 漢畫石藝術館 龜山漢墓 九裡山前古戰場
山水城市-----徐州
雲龍山
雲龍湖
泉山國家森林公園
戰爭城市
淮海戰役紀念塔
民俗----徐州
俗稱為“五樓”的霸王樓、彭祖樓、黃樓、奎樓、燕子樓,代表了徐州傳統文化特色。戶部山,雲龍山興化寺及其石佛,九裡山的白雲洞,戶部山的戲馬台,以及古建築、現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宮、興化寺、文廟、權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門、吳亞魯舊居、郭樂山舊居都受到政府的重視並得到保護。
藝術節----徐州
漢文化國際旅游節
李可染藝術節
櫻花藝術節
曲藝之鄉
徐州為“曲藝之鄉”。流行於這一地區的劇種有柳琴戲、梆子戲、徽劇、京劇、柳子戲、花鼓戲、四評調、丁丁腔、皮影戲、評劇、話劇等。其中,柳琴戲約有200年的歷史,江蘇梆子戲已有300年的歷史。徐州的地方戲曲、民間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剛烈、粗犷、樸實的風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細膩、優美的特點。
民間工藝
徐州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興盛地之一。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彩陶、精致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漢代陶塑、深沉雄渾的漢畫像石都出自民間藝人之手。流傳至今的農民畫、剪紙、泥玩、布玩、面人、風筝、彩燈、玩具、糖人、木雕、石刻、刺繡、木板年畫、草編、柳編、刺繡織錦等,異彩紛呈,各具特色。
邳州市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沛縣敬安鎮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賈汪大吳鎮被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農民書畫之鄉,睢寧被命名為兒童畫之鄉。
飲食文化
徐州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唐堯時期,黃帝八世孫彭祖受封於大彭國(今徐州市),彭祖擅烹饪,被稱為中國烹饪鼻祖,因精於煉氣養生而成為中國長壽的象征。故徐州食俗至今仍或多或少存有彭祖養生保健習俗的遺風。
徐州的傳統小吃豐富多彩。榮獲“中華名小吃”稱號的sha 湯就由天下第一羹——彭祖羹衍變而來。徐州面食如烙馍、花卷、菜合子、壯馍等獨具特色。此外還有霸王別姬、魚汁羊肉、羊方藏魚等兩漢風味小吃。
武術之鄉
沛縣自古尚武,長期以來形成八大門派12個拳種,全縣120萬人中習武者有38萬之眾,被命名為中國首批武術之鄉。沛縣積極扶持武術這一中華國粹,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武術產業。目前,全縣共建成武館、武校150余家,民間習武場116個,11名世界武術冠軍從這走出。
徐州名人
壽星彭祖,漢高祖劉邦,畫家李可染,音樂家馬可,演員李寶田,演員劉嘉玲(祖籍),歌手阿雅,歌手萬軍,中央電視台台長趙化勇,乒乓球世界冠軍楊影,乒乓球世界冠軍閻森,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胡衛東,曲藝雜談編輯馬季之徒韓蘭成,國家女籃主教練宮魯明,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馬南僕,作家周梅森,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主持人朗泳醇,全國勞模莊印芳,作家舒蘭(旅居台灣),南唐後主李昱,西漢大將蕭何,西漢思想家文學家劉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西漢經濟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北宋詩人陳師道,清代狀元李蟠,近代書法家碑貼學家張伯英,南朝文學家劉義慶,森美工業公司創始人王澄清,演員韓月喬,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新聞部主任李挺,南唐中主李憬,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南朝梁武帝蕭衍,西漢平陽侯曹參,西漢汝汝陰侯夏侯嬰,西漢汾陰侯周昌, 西漢高景侯周成,西漢绛侯周勃,漢安國侯王陵,三國江東第一謀士張昭, 東晉淝水之戰劉牢之,西漢四言長篇之祖韋孟,西晉竹林七賢劉伶,唐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史通劉知幾,在徐州度過23個春秋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自稱徐州人),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陳師道,雕塑大師現代雕塑事業奠基人劉開渠,為邊疆安寧遠嫁烏孫忍辱負重事三帶烏孫王的唐朝解憂公主,唐末起義首領龐勳,南宋抗金英雄趙立,元末紅巾軍領袖芝麻李,小蘿頭最小的烈士宋振中,著名表演藝術家陳佩斯的老婆張燕如,文學家張竹坡,西楚霸王項羽,漢末著名醫學家華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