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磁器口迎來新一輪變臉 將造巴渝文化特色街道
日期:2016/12/16 18:00:25   編輯:古代建築千年古鎮磁器口即將迎來新一輪的“變臉”。昨天,來自沙坪壩區建委的消息稱,在此次的主干道綜合改造中,磁器口古鎮所在的磁童路將變身為一條富有巴渝文化特色的街道。
入地 架空管線
變壓器變“古代家具”
為了給游客呈現一個更加開闊的古鎮街道游覽視野,在整治中,所有的架空管線都將由“天”入“地”,現在道路上的電線桿將全部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原來暴露在外的變壓器,也將像古時候的箱子一樣,被包裹起來。
規范建築的附著物、統一陽台、統一空調機位,經過改造後的磁器口古鎮,將在保護好歷史街區的基礎上,再現川東民居的風貌。所有建築物的外立面,將主打川東民居的建築色調和風格,與古鎮的風格完全統一。另外,在環衛設施改造上,也處處融入“古味”。
緩解 停車難問題
多個地點規劃停車位
在改造中,古鎮的店招都將以木質牌匾和燈籠的形式呈現。另外,停車難問題在磁器口古鎮非常突出,據悉,在此次整治中,磁童路將新增約2000個停車位,緩解古鎮停車難問題。
按照初步規劃,磁器口古鎮洪水位以上的高架橋下,將考慮設置停車位。地鐵一號線的地下,也將建設地下停車位。而從古鎮往童家橋方向的加油站旁,也將建設一個可容納300輛車停放的地下車庫。
相關新聞
區委書記邀網友 挑沙區“瘡疤”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坐車去沙坪壩”、“環境整治不能‘漂亮一陣子,過後老樣子’”——昨日上午,“澤西”、“重慶雄起”等活躍於網絡的網友、市民代表受沙坪壩區委書記李劍銘之邀,專為沙區的“瘡疤”挑刺,交通擁堵、城市環境整治成網友和市民“炮轟”焦點。
從本月3日起,李劍銘就在網上發帖,誠邀網友為沙區城市建設建言,此次專程邀請來10名網友、8名市民代表面對面座談。網友“澤西”率先發言,矛頭直指沙區交通。他稱,交通是目前沙區最大的問題,被網友戲稱為“堵城”,並細數毛病——路網密度小、公交車亂停放、進站秩序混亂還喜歡賴站……網友“高飛”接過他的話頭,談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次我想打車到歌樂山,的哥一聽說到沙坪壩,連人都不裝就跑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坐車去沙坪壩呀!”
聽著網友、市民代表的連番痛陳,李劍銘也幽默地問該區交委主任雷厲風:“這種情況你還沒跑?”他稱,堵車是城市病,高峰時期不堵是不可能的,但沙區堵車尤其突出,如何做到堵而不亂是該區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磁童路本月內開始改造
沙區在市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個文化區,此次的主干道綜合改造,沙區也主打文化牌。
據了解,沙區主干道綜合改造涉及的三條道路分別是:高九路—石小路—小龍坎—三角碑—重慶大學;三峽廣場—楊公橋—212國道—烈士墓;滴水巖—沙濱路—磁童路。3條道路全長約15公裡,其中重點將改造磁童路、壯志路、渝碚路、學府路、小正街5條街道,預計投入資金約5億元。
今年沙區將完成磁童路、沙濱路、烈士墓壯志路3條路段總共約7.5公裡的綜合改造,磁童路改造將於本月內啟動,9月底完成,投入資金約8000萬元。其余2條路段將於5月完成設計,年底完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