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鎬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41   編輯:古代建築中國西周都城遺址。即文王所建豐邑和武王所建鎬京的故址。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郊沣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面積超過 10平方千米。年代約當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 。1933年調查發現 ,1951年起開始發掘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馬王村、洛水村、客省莊等地有夯土建築基址,客省莊附近的10余座基址,多數在100平方米上下,其中4號基址的面積超過1800平方米。雖然基址破壞嚴重,但從宏大的規模,附近出有排水設施和西周板瓦等來看,當初應是大貴族的住宅。此外,豐鎬遺址中還發現陶窯、鑄銅用的陶范及制作骨器的遺存 ,其中有些應是手工業作坊遺址 。在張家坡、客省莊及普渡村等地發現了墓葬,以及祔葬的車馬坑、馬坑、牛坑等,總數有1000余座。1984年在張家坡發掘 3座大、中型墓,其中的157 號墓是有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墓中所出銅器有井叔銘文,發掘者認為是井叔的墓葬,位於其兩側的是井叔妻室的墓。中型墓往往兒發生先天性風疹而致畸形。診斷根據接觸風疹病人史和典型臨床表現。有青銅禮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玉石裝飾品和漆器。少數墓中有殉人。遺址內還多次出土銅器窖藏,如1961年在張家坡村東發現銅器53 件,有銘文的32件;1973年 在馬王村發現銅器25件 ,有銘文的10件 。在新旺村附近,1967、1973、1982年也3次發現銅器窖藏 。所出銅器是研究西周歷史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