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多年前,一名德國人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的說法。中國旅游推廣團25日晚在法蘭克福舉行“絲綢之路”旅游推介會,重新點燃德國人對絲綢之路的熱情。
推介會上,中國旅游推廣團向與會者重點介紹和展示了中國“絲綢之路”沿線-陝西、寧夏、青海、甘肅和新疆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北京、上海、遼寧、廣東、湖北和重慶等省市旅游管理部門也在現場搭台,通過面對面交流和報告等形式介紹了各地秀麗的風光和特色飲食等。
法蘭克福市政官員普夫倫德舒赫女士表示,德中兩國的友好有著很長的歷史,法蘭克福市今年為兩國建交舉行了“萊茵河畔中國周”等活動。現在許多中資機構在法蘭克福設點,法蘭克福的公司也在中國多個城市設立了代表處或分支機構,每周從法蘭克福直飛中國的航班達到了80架次。她說,如今德國人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高,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前往中國旅游。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溫振順在致辭中說,“絲綢之路”的美名在中國家喻戶曉,相信許多德國朋友對此也並不陌生,但很多人也許並不清楚絲綢之路與德國有著特殊的淵源。19世紀中葉,德國著名地理學家費迪南·李希霍芬男爵曾7次前往中國,後來在其著作《中國,我的旅行成果》一書中,首次將這條跨越亞歐大陸的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王志發在推介會上說,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有56個民族,有著壯麗的自然風光,推介會重點介紹的“絲綢之路”沿線,游客將能飽覽東方文化的韻味。
中國旅游推廣代表團從本月17日開始分別在瑞士蘇黎世、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慕尼黑和法蘭克福舉辦以“超乎你的想象,感受奇幻中國”為主題的絲綢之路專項旅游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