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地震前的雅安上裡古鎮 絲綢之路上的“世外桃源”

地震前的雅安上裡古鎮 絲綢之路上的“世外桃源”

日期:2016/12/15 16:35:50      編輯:古代建築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13公裡。

雅安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緣,東鄰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距成都僅130公裡高速公路裡程,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城市化率達到33%以上。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地震前的雅安上裡古鎮,尋找曾經絲綢之路上的“世外桃源”。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雅安上裡古鎮

古鎮最為典型的“二仙橋”

多年以前,在我最為渴望遠走高飛的難耐日子裡,我像一只迷途的倦鳥,誤打誤闖,在暮色時分棲息在了這個依山傍水的山中小鎮。

古鎮不大,除了陳舊的房捨被清清的河水環繞著,鮮見林立的高樓與聳動的人群。

上裡古鎮

遠處的山巒若隱惹現,一片岱綠,不時有山野微風劃過臉面。小橋、流水、人家,活脫脫一幅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偶有幾聲狗吠打破寧靜,這反到增添了鮮活的氣息,這突兀而來的景象,像是一道附咒,拴住了我因內心紊亂而狂燥不羁的腳步。

古鎮風韻

我將自己安頓在了小河邊的當地人家裡。

主人說:住一晚上10元錢,如果沒有吃飯,就和他們一起吃,隨便給點錢就可以了。

初來乍到,內心裡也不免一陣惶然,如果說真正讓我靜心下來,反到是飯後主人遞給我的一杯清茶。

茶葉是自家產的,泡茶的水就取自於門前的小河。

不知是茶多酚的因素,還是與主人有一搭無一搭的閒聊,總之在那一刻,我整個身心一下子就輕松了下來。

韓家大院

山裡的夜晚來得很早,些許是進入了秋天的緣故,屋外早已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緊裹著有些發潮的被子,依然很快進入了夢鄉。

雅安上裡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

雅安上裡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裡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

雅安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捨,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雅安上裡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

雅安上裡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俗稱“五家口”,即是:韓、楊、陳、張、許五大家族群聚。關於五大家族的傳說更是各有千秋:韓家銀子(官商錢多)、楊家頂子(官宦世家)、陳家谷子(屯糧大戶)、張家棍子(骨科習武)、許家女子(漂亮勤勞),其中的故事耐人尋味。

戲壩子

雅安上裡古鎮的建築格局具有以民居為主的空間特色,建築風格仍以明清時期的為主。古鎮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寬,兩邊全是老式的鋪面。古鎮以木結構為主要建築,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願小鎮平安。

雅安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

雅安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多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寬展的戲壩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頂戲樓,是川中場鎮不多見的巧妙設計。現存多座石橋,其中以“二仙橋”為代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