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條“南方絲綢之路”? 已有近200年歷史(圖)
日期:2016/12/15 15:14:12   編輯:古代建築金黔在線訊 2月19日,記者在都勻市與麻江交界處的大山坳口看到,兩道保存較好的古石門橫跨兩縣(市)地界,門下的崎岖山路延伸南北崇山峻嶺間。隨行的有關文物考古專家介紹,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石門牆,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它是全國聞名的“南方絲綢之路”——黔桂古驿道中的重要路段之一,已被貴州省文物局向國家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候選名錄。
2月19日,記者與黔南州文化和旅游部門有關人員一起,對都勻境內的黔桂古驿道及徐霞客黔南足跡進行田野考察。當日,大家來到都勻市楊柳街鎮文德村樂義布依山寨與麻江縣賢昌鄉長坡坳接壤處看見:兩道保存較好的古石門橫跨兩縣(市)地界,門下的崎岖山路延伸南北崇山峻嶺間。
據帶路的文德村樂義寨52歲的村民鄒師華介紹,他從小就在這些地方放牛砍柴,這兩道石門牆至今沒有被破壞。他曾聽當地寨老擺談,這並不是一道普通的石門牆,而是一個古驿道關口。
在關口內雜草叢裡,有一塊字跡模糊、殘存的功德碑,字跡依稀可辨:關口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月”。關口占地面積146平方米,石牆高4.7米,厚0.7米,石門高3.1米,寬1.68米。
據《麻江縣志》記載:此驿道於明萬歷九年(1581年)開通,當時這裡地處麻哈州(現麻江)和都勻的交界,匪患猖獗,朝廷為保護過往客商的安全,建立此關,並在關內駐有一支10余人的兵勇,負責護送客商至安全地帶。
據《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記載,當年徐霞客由廣西進入貴州,走的就是這條古驿道。
有研究表明,這條通道可能與“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存在關系,對研究明清時期西南地區交通史、主流漢文化傳播史、民族交流史具有重要作用。
據了解,目前,黔桂古驿道已被貴州省文物局向國家推薦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黔南州決定對這條古驿道進行保護和修繕,打造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