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地保護和開發珠海的古鎮古村落?
日期:2016/12/14 10:12:09   編輯:古建築保護
蔡海鵬(市人大代表、泰豐電器總裁)
楊長征(香洲區政協委員、市博物館拓展部副主任)
主持人:王近夏
節假日約個三五知己自駕車到某處古鎮、古村落游玩已經成為時下都市人的一種休閒方式。事實上我市也有一定規模的古鎮古村、名人故居,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便是本次兩會會客室的主題。
盤點:古鎮古村有亮點但規模小
主持人:古鎮古村落是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今年珠海將要啟動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這意味著珠海的文物保護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那麼,保護我們的古鎮古村落、名人故居的話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家底”到底怎樣,請兩位嘉賓盤點一下我市目前古鎮古村落資源的狀況。
楊長征:我市古鎮古村落還是比較豐富的,唐家灣鎮前年已經成功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除此之外,還有南屏鎮的北山村,斗門鎮的斗門村,還有梅溪牌坊所在的梅溪村等都自成一體,總的來說珠海還是有很多古建築、古祠堂比較成氣候、有亮點,除了一些邊遠的以外,成體系的就有五六個。
蔡海鵬:除了古鎮古村落以外還有一些歷史名人故居,比如容闳故居、陳芳故居、唐紹儀故居、蘇兆征故居、蘇曼殊故居等等。
楊長征: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古橋梁、古道路,這些都屬於保護范圍之內,所以珠海的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豐富,但是相對零散。
主持人:今年珠海將要啟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在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中占據怎樣的地位?
楊長征: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主要有三個條件:一是要人傑地靈,有許多歷史文物;二是要有成片古建築;三是要發生過重要的歷史事件。針對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珠海申報成功的難度比較大,周邊城市如深圳、中山都在申報。中山的孫文路古建築十分壯觀,而且保護利用都十分到位,令人賞心悅目,反觀珠海,這類的建築基本沒有。像斗門一條街,呈T字型,橫不過三四百米,縱不過五六十米,成不了氣候。珠海的古建築和周邊城市的古建築相比,相對缺乏優勢,申報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現狀:古村落韻味已喪失大半
主持人:不知道兩位嘉賓有沒有留意一本前些年很暢銷的書叫 《中國古鎮游》,裡面有一段這樣的話,“如果北京的古城牆、四合院保留完好,我們就沒有必要捨近求遠到陝西的村子裡去看民居;如果蘇州城內仍河道縱橫,我們也很難想到去周莊、同裡溫水鄉舊夢。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裡,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好像很悲觀,但這確實是一個話題。兩位能否談談,目前我市古鎮古村落現狀如何?
楊長征: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會同村,覺得會同村很美。但是現在會同村的韻味已經喪失大半了,第一是因為新舊建築夾雜在一塊,古風已經被破壞;第二,文物是要講究周邊的環境做陪襯的,周邊有一些鐵皮棚、工業廠房等等已經把會同村周邊的青山綠野風光破壞了;三是以前有個半月狀的水塘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已經被填剩沒多大了。這三大受損導致會同村面目全非。這樣的情況在其他村也很常見。
蔡海鵬:因為以前重視的力度不夠,所以這次在兩會期間,我提出關於保護古鎮古村落名人故居的議案。改革開放30多年來,珠海這些古鎮古村落的居民基本上都搬進了現代化高樓,所以原來的住所都年久失修,而名人的後代很多都在外國定居,對故居也缺少保護措施,基本上沒有人去管。如果政府還不重視,不加大力度保護它們,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就會慢慢消亡。
對策:不妨打造宋元文化旅游一條線
主持人:去年我市出台了一個《關於保護開發珠海歷史人文資源的實施意見》,對保護我市的一些歷史人文資源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兩位對於更有效保護和開發古鎮古村落有些什麼建議?
蔡海鵬: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大投入。我有幾個建議:政府要有整體的規劃、整體的登記。堅持“以舊修舊,修舊如舊”的修繕原則,對周邊不太相稱的建築物加以清理。如果考慮政府的財政問題,還可以引入市場機制,做成旅游觀光點,這些都是辦法。
楊長征:比如斗門那邊跟宋元文化聯系緊密,平沙也出土過宋元文物,可以開辟“五點一線”宋元文化旅游,把斗門一條街盤活:第一站斗門區博物館原址重建,增添宋元歷史文化元素,作為“五點一線”的開端,使之成為井岸西堤核心觀光區。第二站張世傑墓,借助社會力量修一條上山棧道,增添必要旅游設施。第三站金台寺,納入五點一線體系,追根溯源。第四站南門村和附近的斗門古街,要對系列宗祠加強保護和修繕,增設必要設施,使之成為“五點一線”體系中的加油站、補給點,比如嘗嘗特色小吃,買點紀念品。第五站新會古炮台、宋城,加強合作交流,互榮互利。這樣可以讓斗門古建築的保護得到實質性的進步。還有我們北山村也正在打造珠海歷史名人雕塑園,也一定要增加文化內涵。
建議:保護工作不能缺少市民參與
主持人:剛剛提到原住村民的問題,我就想起我看的一本書 《再造魅力故鄉》,講了17個日本老舊社區如何重新煥發生機的故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市民參與,草根社區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對本地的認同感等等。但我發現我們的保護通常是政府自上而下制定規則,自上而下的執法,民眾的聲音好像缺席了。現在我們也提出要進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社區自我管理與自我組織。我們在保護古鎮古村落的問題中本地居民的聲音在哪裡?怎樣把本地居民的熱情給激發起來?
蔡海鵬:宣傳部門可以對內、對外多加宣傳,讓市民提升這種認識,對外宣傳可以作為招商引資的資源來做,就像剛剛講到可以引入市場機制,做成旅游觀光點。
楊長征:政府各級部門貫徹文物法不是很到位。文物法對不可移動文物納入保護之後,要有建設控制地帶、有專門的檔案、要有專門的機構去維護、管理。像北山村的建築冒起這麼高,為什麼沒有人去及時上報,還是村裡的人都比較麻木,視而不見?村委會、保護文物的負責人有沒有落實責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現在珠海的文保單位也不少,國家級2處,省級9處,市級的有15處,如果每一處都能落實,我相信類似的事件會減少。
蔡海鵬:我希望政府高度重視文物的保護,我也希望市民共同來熱愛和保護文物。
網友提問 古代、當代文物都要保護好
一問:我們的古鎮古村落不占優勢,比較零散,還有保護的必要嗎?保護本市古鎮古村落的意義何在?
楊長征:文物是分等級的,也要分等級來保護,針對不同的價值投入不等的資金,使其得到比較妥善的保護,文物分級保護也在實施中,另外還有一些景點可以把它盤活。
蔡海鵬:我們珠海的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嶺南文化,和我們的人文氣質、城市精神都是密切相連的,所以保護珠海的文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問:有網友建議,我們是否可以設計一條去唐家灣鎮參觀共樂園,去淇澳島吃泥煨雞、看紅樹林,然後游白石街等等的線路,讓每個鎮、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打造更有特色的人文之旅?
楊長征:這個網友的提法很好,給我們設了一個東面旅游的線路。這樣旅客來珠海就覺得有東西可看,有東西可玩。
三問:前不久,媒體報道說珠海漁女雕像只有幾十年時間,但在這次文物普查中被列為文物,這給我們一個新的思路:這些新的文物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價值,我市在改革開放中處於挺立潮頭的地位,這樣的文物應該有很多,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楊長征:比如和鄧小平兩次南巡有關的珠海賓館、石景山酒店等,都很有歷史價值,也算得上是文物,我們珠海的亮點主要是在史前、宋元、近代和當代,結合我們珠海特殊的地位,當代的文物也有很多保留和保護的價值。珠海賓館作為珠海改革開放的重要見證,現在算是晚景淒涼,比較可惜。這些當代和現代的文物也已經是屈指可數的了,所以一定要好好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