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佳山民居發現帶字迷的布瓦
日期:2016/12/14 12:14:50   編輯:古建築保護夕佳山民居房上書寫有文字與圖案的布瓦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夕佳山民居在開展例行翻揀瓦屋面施工時,發現了一匹帶字迷內容的布瓦,為研究民居的建築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該匹帶字迷內容的布瓦,是在布瓦泥坯上用竹簽之類的硬物作筆書寫,然後燒制而成。布瓦長20厘米,殘寬18厘米,厚1厘米;其字體為楷書,字徑4厘米、字距2厘米;其內容為:“一橫二漂三值四點一字破”(注:字迷為“不”字)。
一般來說,在民居房屋的布瓦上書寫與繪畫圖案是少見的,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為之。據情者講,昔日夕佳山民居布瓦上所書寫的內容大多是“四書五經”中的文字,是黃氏家族教育小孩讀書的啟蒙教材,目的是抬頭便可讀書識字,也是民間所謂讀“望天書”的出處與由來。但這次發現帶字迷內容的布瓦是建築設計者所為,還是制作布瓦的匠工心血來潮之作(估計不會僅有此一匹布瓦),有待進一步考證。
夕佳山民居始建於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占地面積105.7畝,建築面積5217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23間;木結構小青瓦懸山穿斗式與抬梁式相結合的建築風格,平面組合為復合形四合院式,素有民間建築活化石之美譽。是川南書香世家的黃氏鄉紳所建造。民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悠久的建築歷史,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精雕細琢的傳統工藝。無論從整體建築,還是從局部結構來講,民居無不彰顯出豐富的文化內涵。近年來在民居的維修與保養施工中,單從房面的布瓦上就發現了大量帶文字與圖案的瓦片,這一特殊現象值得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