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承德,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

承德,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

日期:2016/12/14 10:04:27      編輯:古建築保護
    承德歷史也稱熱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蘊。承德是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也是承德歷史底蘊中最濃重的一筆。
    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熱河地域新石器時期的歷史文化,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後期氏族社會轉化時,即游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沿河流進入平原區過渡農耕生活。都曾經在熱河地帶經過,這裡是人類進化、發展的轉折區域。這一時期應稱為燕山文化,與趙文化成為現河北的歷史主體文化。
    承德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匯集過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現存有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個被國人和業內人士看好的收藏寶地。近日,已著手建立了初級的雜攤市場,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協會與民族民俗博物館聯手在熱河都統府舊址籌辦熱河古玩城,也包括藝術品超市。
    民間藝術品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列入全世界重點文化保護的課題。我市的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構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寶庫。
    在挖掘、整理保護文化遺產資源的同時,有效地利用、擴展為產業化效應是文化產業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承德市近年來已經成名的豐寧籐氏布糊畫、崔曉立鑿銅、雕塑、李鐘奎的木雕、張冬閣民俗裝飾畫,泥人、根雕、竹編、核桃雕,以及享譽全國的攝影、繪畫、書法等門類都有大量的重量級藝術家及其作品問世。扶持文學藝術家的創作和市場化是承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剪紙產業 剪紙是承德地域傳統家庭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遺產,其遍布承德各縣區,尤其豐寧剪紙最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2005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紙》專集;河北省組織了部分藝術家到國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藝美術藝術家稱號。但是沒有當作產業來運營,滯後了藝術的發揚光大,比較起張家口蔚縣剪紙產業有很大差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