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歷史文化名城——祁縣

歷史文化名城——祁縣

日期:2016/12/14 10:03:59      編輯:古建築保護
    祁縣位於晉中盆地中部,汾河東岸,太岳山北麓,縣城距太原57公裡。同蒲鐵路橫貫縣境,五條國、省級公路縱橫交匯,是山西省重要交通樞紐。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有“金祁縣”之美稱。


    春秋時,祁地屬晉,當時的祁地,幾乎包括整個晉中平川。公元前 556年,晉平公將祁地賜給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為姓,改姓為祁,即歷史上有名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祁黃羊。他的城邑在今祁縣的古縣鎮下古縣村。公元前 514年,祁奚的孫子祁盈因故被殺,食邑隨之沒收。戰國時期,祁地屬趙國。秦代,祁地屬太原郡。西漢初置祁縣。王莽篡漢,改祁為示,後復祁縣。晉代恢復分封制,祁縣屬太原國,縣城遷到祁城村。北魏時,祁縣屬大原郡。孝文帝太和年間,遷縣城於今址。北齊天保七年廢祁縣。隋開皇十年重置縣治,屬並州。唐武德三年,屬太州。後復屬並州。金代,在縣東南之團柏鎮設帻州,縣屬之,不久帻州廢,縣屬晉州,改祁為祈。元大德年間,復稱祁縣,屬冀寧路。明、清兩代屬太原府。民國初年屬冀寧道。1937年底屬山西省第四行政區。解放後屬榆次專區,後改稱晉中地區。
 


    祁縣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院落有1000多所,房屋2萬余間,著名的民居建築有喬家大院、渠家大院、何家大院等。縣城老城區的民居、商鋪,基本上還保留著清代古樸而優雅的風貌。全縣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山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8處,是山西省乃至全國地面文物留存最多、最完整的縣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