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現三亞市崖城鎮,位於三亞市西40多公裡處。 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自宋至1953年以來歷代的州、郡、縣治均設在這裡。據史載,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為土城,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始砌磚牆,後經元、明、清三代擴建,使之成為海南島規模較大的一座堅固的城池。現已修復了城門部分。
自宋朝起,各個朝代有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被流放到這裡,如宋朝丞相趙鼎,胡铨,元朝的王士熙,明朝的王卓,趙歉等,故崖城又有“幽人處士家”的稱號。唐代天寶七年(公元748年),著名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正值東北風風期,乘坐的船飄到崖城附近,停泊在寧遠河口,並在崖城幫助修整了大雲寺,留下一批佛教經典。
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居住在崖城水南村近40年之久,向當地黎族人民傳播紡織技術。歷代的文人墨客,聖賢學者,達官名流的流配谪居,廣東、浙江、福建等發達地區的商賈留居落籍,對崖州城的興盛,具有重要的影響。到了明代時,崖州已具有“弦誦聲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蘇杭”的盛況。
崖州古城城門
崖州民居
崖州民居
崖州民居
東南亞風情的街道
東南亞風情的街道
廚房
東南亞風情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