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洋志願者” 蘇州平江路上修古建

“洋志願者” 蘇州平江路上修古建

日期:2016/12/14 18:56:19      編輯:古建築保護
     18日上午,位於蘇州平江歷史街區的潘祖蔭故居迎來一批特殊的“建築工人”,他們身著統一的文化衫,頭頂黃色頭盔,其中幾名金發碧眼的老外格外引人注目。作為法國REMPART文化遺產志願者工作營平江路項目的志願者,他們將在接下來的近兩周時間裡,跟隨蘇州的古建師傅學習木匠、石匠、泥瓦匠等傳統技藝,共同完成平江路部分遺址的修繕。

  該志願者工作營聯盟成立於1966年,致力於在普通人群中推廣和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及知識,曾組織14萬名志願者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和修復工作。法國小伙班諾是一名資深的志願者,已經在其他國家參加過多次古建修復的工作,但首次到中國工作讓他特別興奮:“中國的古建築太美了,這肯定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驗,我要仔細體會傳統工藝和蘇州文化的魅力。”
    而其他中法志願者們幾乎都沒什麼經驗。在專業工匠的指導下,他們從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有的當起了搬運工,有的清理建築垃圾,有的學著拌灰沙、砌磚……洋工匠們在磚上抹灰的架勢,怎麼看都像在面包上塗黃油,讓師傅們忍俊不禁。但正如活動組織者瑪利亞女士所說,“十多天的勞作,真正能修復多少古建築並不重要,關鍵是讓更多的民間志願者對中國古建築產生一種親近感。”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阮儀三也來到平江路工作營開營儀式現場,這位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守望者”的老教授很是欣慰:“只有自己動手勞動,才能體驗文化遺產保護的艱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