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區范圍本就不大,卻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文脈,所剩的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文脈已經不多了,這樣的主城區必須被完整地、無條件地、不受影響地保護下來。”這是南京文物保護志願者邱冬寫給國家領導人的一封長信,信中言辭真切。
這封長信聚焦的,是今年年內即將開工的南京地鐵5號線。邱冬在信中指出,相比其他南京已建成的6條地鐵線,5號線對南京千年“文脈”的影響最大,“希望終止這個項目,如果一定要建,希望重新選擇線路和以換乘的方式更為妥當。”江南時報記者黃勇
【回顧聚焦】
5號線規劃一路遇文保,市級以上25處
2015年9月7日晚,南京地鐵5號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全本悄然公示。這個重大工程,涉及到的南京“文脈”可謂是南京地鐵建設有史以來最多的。
根據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資料,南京地鐵5號線規劃線路,其周邊200米范圍內的文物保護單位一共有183處。項目影響的國家級、省市區級地上文保單位共25處。其中,地鐵5號線將下穿南京明城牆和挹江門城牆、原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主體。朝天宮站也進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朝天宮的保護范圍內,工程距離朝天宮本體最近僅約17米。
除了“國保”外,5號線項目涉及6處省級文物,需要下穿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主體(建康路),進入原國民政府立法院/監察院舊址、渡江勝利紀念碑保護范圍,車站出入口進入渡江勝利紀念碑建控范圍,車站出入口進入淨覺寺建控范圍,進入和記洋行舊址、天朝總聖庫、英王府遺址建控范圍。
這一工程還涉及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需要下穿淮清橋、天後宮、朱狀元故居3處主體,路線與大中橋保護范圍相切,車站出入口進入基督教百年堂及宿捨舊址、原中華郵政總局舊址文物建控范圍,路線與下關火車站建控范圍相切。
此外,這一貫穿老城的地鐵線還將經過明代宮城及御道遺址區、東府城、南唐宮城及御道遺址區、內秦淮河兩岸十朝遺存區、西州城和晉西陵等6處重要地下文物保護區。
【各方態度】
1
文物保護志願者>>>
地鐵建設應該給歷史、中華文脈讓路
最讓邱冬看不懂的是,南京地鐵5號線的規劃和決策是如何出爐的?
他說,5號線建設的站點都基本已經定差不多了,才想到來保護文物和文保建築。“文物的勘探和評測應該放在土地審批、規劃之前,而且必須要有市民、專業人士、文物保護志願者等參與和聽證。對於施工和運營有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須禁止或繞開、換個方向,把影響地上、地下很有價值文脈的‘路’給堵死。”
“地鐵建設應該給歷史、中華文脈讓路,而不是讓千百年歷史、中華文脈為地鐵做出犧牲。”邱冬說,“當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文脈因業績工程被損或被毀,古都還能稱作古都嗎?為何每次的規劃都要以犧牲歷史、文脈為代價,讓歷史、文脈讓位於工程建設,以後還有多少可以讓?以後的人們還會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存在嗎?對於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地上和地下的歷史印跡與文脈,更應該規劃讓位於它們,可能的危害也要遠離它們,因勢而劃、因勢而建,保護好歷史、文脈才能使我們有偉大民族的認同感,才能讓一個城市更好地發展,更長遠地發展為百年、千年的名城。”
他提出,南京地鐵完全可以不再“觸碰”主城,而是通過外圍換乘及目前的地鐵1、2、3、4號線井字型線網等方式,來實現主城居民的便利出行。“完全沒必要再新建這樣一條對中華文脈影響如此重大的地鐵線路,且這樣完全可以避開如此密集的文脈區。”
2
學者觀點>>>
規劃階段就應做好文物保護規劃
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沖突,幾乎每個城市都要面對。2005年,德國西部科隆市一條修建中的地鐵,使得古老的聖約翰教堂發生嚴重傾斜,頂端水平偏移原位達1米之多。2009年,德國科隆歷史檔案館大樓嚴重坍塌,擺放在總計18公裡長檔案架上的德國千年歷史檔案毀於一旦,始作俑者再次被指為修建中的地鐵工程。
文物保護志願者反對南京地鐵5號線建設,其實也留給南京政府決策層一道難題——今後,假如再遇到類似困境,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兩全之策,能不能做得更好,多一份從容,少一些遺憾?
“市民規劃師”蓋星石說,如果在土地審批和規劃階段,地鐵建設單位能更充分地考慮文物保護,在選線時避開文保建築和重要地下文物保護區,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兩難境地。他認為,西安的經驗值得借鑒,他們在地鐵工程規劃階段就做好了文物保護規劃。到了施工階段,考古人員跟著當“監工”,一旦發現文物,地鐵施工立即停止。
地鐵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環保工程、人防工程、綠色工程,它關系到成千上萬人的出行,關系到一個城市的發展速度。但不光是地鐵建設才能帶來政績,如果保護好、珍惜好南京的千年文脈,復興好南京的歷史文化,難道不是一項更偉大的成績嗎?
3
南京地鐵>>>
局部線站位調整空間非常有限
地鐵便捷了整個南京城居民的出行,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南京地鐵則在給邱冬的答復意見書中,強調了建設5號線的必要性。
根據測算,地鐵5號線將是南京線網中日均客流強度最高的線路。因為其沿線串聯東山副城、土山機場、南部新城、夫子廟地區中心、莫愁商業街、五台山體育中心、北京西路行政中心、山西路—湖南路商業街和下關濱江商務區,覆蓋主城最為密集的客流集散點,也能緩解主城最為擁堵的中山北路、升州路和建康路段交通壓力,方便沿線居民出行。
南京地鐵集團在給邱冬的答復意見書中稱:南京地鐵建設指揮部在5號線方案研究過程中本著盡量避讓文物的原則開展了研究,其中多處涉及文物的方案進行了充分的研究比選,從保護文物的角度進行了方案調整,如三山街站站位整體南移,避讓北側淨覺寺及區級不可移動文物(增加拆遷21000平方米)。下關站站位整體南移避讓渡江勝利紀念碑本體等。答復意見書中還特別提及,環評單位將5號線環評范圍設為沿線200米,此前南京地鐵3號線和4號線范圍設為150米。
答復意見書還稱,因地鐵5號線外部條件十分復雜,局部線站位調整空間非常有限,目前工程方案仍涉及需上報審批的文物保護單位22處(23個點),其中包括原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等3處(4個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渡江勝利紀念碑等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同時沿線涉及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6處。
南京地鐵還強調,針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將組織方案研究單位進一步研究,如通過壓低下穿文保單位段線路埋深、采取特殊減振等措施以減少影響,對於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請相關負責單位制訂考古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也將在文物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規,開展工程後續研究、建設等工作。
5號線30個站點>>>
方家營、南京西站、建寧路、下關、鹽倉橋、福建路、虹橋、山西路、雲南路、五台山、上海路、朝天宮、三山街、夫子廟、大中橋、光華門、小天堂、七橋甕、機場路、大校場、岔路口、城北路、上元大街、新亭路、竹山路、科寧路、前莊路、誠信大道、東大九龍湖、將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