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耶魯大學考古新發現 遠古蛇類擁有後肢

耶魯大學考古新發現 遠古蛇類擁有後肢

日期:2016/12/14 12:20:30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人們的印象中,蛇類的名聲並不太好,長而扭曲的身體,猙獰的面目,往往讓人感到恐懼和險惡。目前,現存蛇類有3400多種,如此規模的生物多樣性讓其成為人們較為熟知的脊椎動物種群之一。然而,人們對現代蛇類的進化過程,起源時間及地點,仍然知之甚少。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近日通過基因分析、解剖結構對比以及化石復原等方式對蛇類祖先的起源及早期歷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蛇類的祖先可能長有後肢,主要棲息於南半球叢林中。根據研究成果,古生物學家重塑了遠古蛇類的外觀。

    美國耶魯大學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系古生物學家阿利森-夏恩介紹說,“我們對遠古蛇類進行了深入研究並首次對重塑其外觀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我們推斷,所有現存蛇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是一種喜歡夜間活動的秘密捕食者,常以相對較大的獵物為目標。它們最有可能生活於南半球的叢林生態系統中。”研究人員認為,蛇類祖先大約出現於1.285億年前。它們應該屬於寬領域的捕食者,會利用尖銳的鉤狀牙齒捕食獵物,然後將其整個吞下。

    耶魯大學研究團隊根據最新發現的遠古蛇類化石,對蛇類基因及解剖學結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將其與現代蛇類進行了對比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古生物學家繪制了一顆族譜樹,其中既包括現存的蛇類,也包括已滅絕的蛇類,從而讓蛇類歷史上的進化模式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耶魯大學博士生丹尼爾-菲爾德介紹說,“我們的分析結果表明,現存蛇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已經失去了前肢,但是仍然還有小小的後肢,以及完整的踝部和腳趾。它們可能是最初在陸地上進化的,而不是海裡。所有這些發現,應該解決了長期以來關於蛇類起源的爭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