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古窯址出土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

古窯址出土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

日期:2016/12/14 12:23:24      編輯:古建築保護
    由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館、德化縣文體新局和永春縣文體新局組成的聯合考古發掘隊,已完成對德化三班鎮與永春介福鄉交界處的遼田尖山一處古窯遺址第一期考古發掘工作,並首次對外發布考古發掘成果,初步確定該古窯址為商周時期德化龍窯遺址,這一發現將德化窯瓷器燒制歷史向前推進1000—2000年,對研究古陶瓷生產意義深遠。縣領導曾憲堡、許華忠到場指導。

    遺址位於山坡之上,考古工作人員已經把古窯遺址清理完工,古窯址土層分明,呈斜狀,遺址保存比較完整,經測量,古窯遺址的火塘加窯床殘長3.84米,壁寬1.24米,坡度還有待測量。遺址清理出大量帶有花紋的陶瓷碎片和有釉面的青瓷碎片,有的還有細小的耳系,非常精美。

    在清理過程中,考古專家還發現另一處古窯址,疊壓在發現的古窯址上。考古專家表示,下一步,將對疊壓在右側的古窯址進行考古挖掘,初步推斷,右側的古窯址年代應該晚於清理過的古窯。

    據泉州市博物館陳建中館長介紹,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了許多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後者的發現讓大家尤為興奮,因為泉州市此前還從未發現過原始青瓷。他說,在同一處窯址能同時找到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十分難得,這說明該窯址是商周時期硬陶向青瓷過渡階段留下的,再從器物的特征和生產工藝來分析,據此可以初步確定該窯址為商周時期的古窯址。

    據了解,2007年發現這一窯址後,考古專家就推斷該龍窯為商周時期,但具體年代還要進一步檢測確定。目前專家已對窯床最底部含碳粒較多的土壤進行取樣,這些樣品將送往專業機構進行碳十四測定,將精准地測出該窯址的具體年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