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張獻忠沉銀出水發現珍貴文物

張獻忠沉銀出水發現珍貴文物

日期:2016/12/14 12:13:45      編輯:古建築保護

出水的珍貴文物

    考古學家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發現了農民軍領袖張獻衷死時大量遺失的金銀珠寶,裡面不僅有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還有“西王賞功”金、銀幣,最重要的是發現了一個刻有29字的金封冊,是長12厘米、寬10厘米、重730克。

    據傳,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民變首領之一,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中箭而死。

    張獻忠攜帶打劫而來的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四川彭山縣江口鎮“老虎灘”一帶遭到川西官僚楊展的突襲,千船金銀珠寶絕大都分隨船隊沉落江中;300多年來,這一史實成為傳說。

    2005年4月20日,彭山縣城,一施工隊在岷江“老虎灘”河床上用挖掘機開挖鋪設管道的溝槽時,一鏟就鏟出一捆共10枚銀錠,銀錠身上鑄造時打上的“崇祯16年8月,紋銀50兩”字樣清晰可見。據彭山縣文管部門初步鑒定,這批被挖掘出土的銀錠為明代官銀,它為破解張獻忠在此“千船沉銀”之謎找到了證據。此次挖掘出土的銀錠,無論從銀錠本身還是其外包裝,都與史料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張獻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銀之說完全符合歷史真實。

    2015年12月16日,專家確認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呼吁盡快保護。

    2015年12月27日,經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名專家的現場考察,傳說中的張獻忠沉銀遺址被確定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

    目前,金封冊已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