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私人文物建築修復最高補助200萬

私人文物建築修復最高補助200萬

日期:2016/12/14 21:51:53      編輯:古建築保護

位於荔灣區龍津西路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的陳廉伯故居。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陳廉伯,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民族資本家,壟斷生絲買賣、投機操縱金銀市場,還經營航業、礦業、紙業,以及茶業、桐油、豬、煙草、竹品、草席等,十年獲利就達數百萬。他跟孫中山作對,被趕到香港,後成了漢奸,1944年12月24日,陳廉伯與三妻妾、兩子、三傭人,從香港乘內河船“嶺南丸”赴澳門,在香港境內的屯門以南水域磨刀島海面,遭遇美軍戰機轟炸和機槍掃射後沉沒。

  
    廣州文物6000萬的“救命錢”終於開始安排了,昨天,廣州市文廣新局召開現場新聞會,荔灣陳廉伯故居和番禺善世堂作為首批文物,分別獲得90萬元和50萬元的維修補助。專家提醒市民,私人文物建築接受政府補貼交易受限的規定取消了,放心大膽地來申請文物修繕補助資金吧,最高額度可達200萬元。

  6000萬元專項資金怎麼花?

  去年廣州市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承諾每年由市一級政府投入文保專項資金6000萬。本月初,今年6000萬文保資金的安排計劃審計通過,報市政府審批後使用。

  市文廣新局負責人介紹,今年計劃安排第一批約4080萬元用於各項文物保護,其中資金的大頭用於國有和私人不可移動文物搶修,共計約2700萬元,此外專項資金預撥590萬元聘請文保監管員,而國有土地出讓前考古勘探發掘也將花費70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各區已經向市裡申請文物修繕及聘請文物監督員補助,其中越秀區、增城區和黃埔區申請補助資金數額最多,分別為630萬、573萬、548萬。記者了解到,越秀區屬於廣州老城區,而增城和黃埔兩區的古墓數量較多,這導致了三個區的區級文保資金支出較多。

  根據《文保資金計劃》,市級以上非國有文物保護單位最高可按財政評審審定修繕預算額度的70%予以補助,金額最高可達200萬元;修復設計費用則由財政全額承擔。

  修復後買賣仍自由

  此前,國家文物法規定,私人的文物建築修復接受政府補貼後,買賣過戶要受限制。

  “不久前這一規定取消了!”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劉曉明打消業主顧慮,“就算拿了政府的資金補助修復文物,買賣過戶的時候不需要政府批准了,可以自由買賣”,他解釋,文保維修資金的目的是保護文物,至於裡面住的是誰並無關系。

  文物監管員招聘遇冷

  聘請文保監管員每天巡邏和監護文物,在廣州也是第一次嘗試。番禺區文物辦負責人介紹,番禺總共有735處區級以上登記的文保單位,“有的鎮就有100多個,靠一個人巡視,工作量很大,很多人都不願意來干。”

  第二批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補助開始征集

  記者了解到,廣州開始征集第二批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補助申請,時間初步定於7月5日~8月15日接受申請提交。有需要申請的業主可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官網(網址:http://www.xwgd.gov.cn)下載填寫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