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馬山首次發現春秋戰國時期文物

馬山首次發現春秋戰國時期文物

日期:2016/12/14 12:19:01      編輯:古建築保護

馬山縣挖掘的這把青銅矛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春秋戰國時期文物

這把青銅矛是當地群眾在紅水河邊的岜盆山修築墓葬時挖出來的  周文高 攝

    日前,馬山縣一干部職工與村民在該縣喬利鄉興科村紅水河邊發現了一疑似文物,經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專家初步鑒定為春秋戰國時期青銅矛。據悉,這是馬山縣第一次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改寫了嶺南無青銅矛出土的記載。

    4月下旬,馬山縣文聯干部職工黃紹堂與堂哥黃生堂在馬山縣紅水河邊的岜盆山修築墓葬時挖出一把青銅矛。4月27日,黃紹堂將青銅矛無償上交到馬山縣文物管理所館藏。為了弄清文物出土的情況,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派出謝廣維、李成兩位專家前往馬山了解情況。

    兩位專家根據實地調查的情況和資料記錄的器物特征,初步認定該文物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矛,並推薦為國家二級文物,由廣西二級文物鑒定組審定。

    這把青銅矛長19厘米、寬4厘米,略有些銹跡。黃紹堂說,當時他們在山上挖下去已經有一米多深了,再挖二三十厘米,就看到了這把矛,裹著矛的泥是黑色的。

    據文物專家介紹,這把矛應該不是陪葬品,因為陪葬品所埋的位置比較深。有可能是古時候有一支軍隊攻打夜郎國(今貴州省),勝利以後回師到廣州,之後沿著紅水河路過這裡,這把矛應該是這支軍隊遺失的。

    我國古時較早發現並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技術,青銅器和青銅武器盛行於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末年,鐵制兵器完全取代銅制兵器。春秋戰國時期,廣東、廣西等嶺南地區基本上屬於蠻荒之地,歷史上沒有任何中原文明進入嶺南的記載,直到秦始皇統一嶺南設置郡縣之後,中原文明才算真正進入了嶺南地區。

    記者仔細在網上搜索,目前尚未發現有嶺南地區出土青銅矛的記載。至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矛如何到達嶺南,目前專家還在進一步考證。

    昨日,馬山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黃炜甲告訴記者,無償獻出青銅矛的黃紹堂與黃生堂獲得馬山縣文物管理所頒發的收藏證書及1000元獎勵。這是馬山縣第一次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這對馬山縣乃至廣西來說有很大的文化研究價值,在研究紅水河流域的文化方面具有多個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