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廟宇彩繪圖案一般有哪些?
日期:2016/12/15 1:46:31   編輯:古建築彩繪
在仿古及復原方面,我們保留大量的彩繪圖庫,包括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彩繪,明式彩繪,園林彩繪,蘇式彩繪,山水人物彩繪,旋子彩繪,和玺彩繪,藏式彩繪等等。可以提供出數套彩繪方案,更專業的滿足所有工程需求。
古建築試用彩畫裝飾,向來有著規章制度和傳統習慣。華貴的和玺彩畫只限用在皇家的宮殿建築、陵寢建築、重要的壇廟建築中;旋子彩畫多用於貴族府第、衙署、城樓、街衢牌樓建築和一般的寺廟、道觀建築中,使用范圍極為廣泛。蘇式彩畫則多用於皇家的園林建築和達官顯貴的私家宅院建築中。今日仿古建築雖然已是磚石混凝土結構,但是在室內外裝飾工程中仍可借鑒歷代傳統建築彩畫的構圖規律及用色原則,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裝飾風格。
殿宇頂上除正脊外,還有垂脊,垂脊上的吻獸名稱較多。除叫垂脊吻外,還叫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等。檐角最前面的一個叫“騎風仙人”,也叫“仙人騎風”,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塊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騎風”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個大長釘來固定的。從“仙人騎風”向後上方排列著若干小獸,均稱垂脊獸,隨著殿宇等級的不同,數目也不一。最高等級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獸的數目最多,有11個。隨著殿宇降級,垂脊獸的數目也隨之減少,如乾清宮9個,坤寧宮7個,東西六宮的殿頂大都是5個。每個垂脊獸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含意,從前面向後上方依次排列的順序是:
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奇動物,有鱗有須有爪,能興雲作雨,是封建社會皇帝的代稱。
鳳: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鳳,是封建社會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後的代稱。
獅:古代人們認為它是獸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天馬:意為神馬。漢朝時,對得自西域良馬的統稱。
海馬:亦叫落龍子,海龍科動物,天馬和海馬象征著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狻猊:古代傳說中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押魚:海中異獸,亦可興雲作雨。
獬豸:傳說中能辨別是非曲直的一種獨角猛獸,亦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即虬、螭之類,虬有獨角,螭無角。
行什: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
垂脊獸的遞減從後面的“行什”開始,最前面的“龍”較穩定,不易被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