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同樣的路不同的風景(一)
日期:2016/12/14 13:13:2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據了解,山西作為文物大省,僅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結構古建築就占全國的72%以上,有著“中國古代建築寶庫”之稱。有人也許會懷疑,但當你去山西走一遭後,會發現這樣的說法絲毫不為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山西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省份,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曾是富庶一方之地。而且降雨量相對江南較少,適合木建築存留。最主要的是,近代戰爭中破壞的少,所以保存較為完整。可以說,山西是中國古建築的博物館。
巖山寺
巖山寺位於天巖村,離砂河鎮不遠,開車大概三四十分鐘能到。聽司機說天巖村有新老兩個村組成,新村在山下靠近公路,老村在半山坡,路不好走很多石頭,巖山寺就位於老村。
據記載,這地區是宋,遼時期的古戰場。為超度亡靈,於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建水陸殿,殿內有水陸壁畫,但在清末水陸殿被拆。現存文殊殿的壁畫據說出自金代宮廷畫師王逵等人之手。這樣看來巖山寺的壁畫比永樂宮早啊,而且還是宮廷畫師之作。巖山寺目前僅有一進院,不是很大,保留著一個鐘樓。寺廟一般是關著大門的,只有來人時才開門(小心裡面有狗)。
滿牆的壁畫
看寺院的是三位老人,問明我的來意後告訴我必須由有他們領導的通知外人才能進去看壁畫,OMYGOD,還有這種說法啊!無奈,我先通知你們領導吧,打個電話給他…還好搞定了,不過看完後要去趟繁峙(巖山寺屬於繁峙縣文體局管轄)給他一份介紹信的復印件,L…麻煩(後來想其實我那時不去繁峙也行,就是當時很老實)。
進村、出村時看到的一些風土人情
看來這裡很少有人參觀,門都是緊鎖的。一進門擺放的是一個騎像的菩薩,很漂亮。屋裡光線很不好,僅靠微弱的自然光才能依稀看到牆上的壁畫,不過這對壁畫保護應該很好吧。我對壁畫不了解,不過還是很認真地看了,以我做古建築工作的角度看壁畫還是覺得很有意思的,發現這裡的壁畫大多是帶瀝粉的,這樣更能使畫面有立體感,而且有些壁畫上還殘存著依稀可見的金,不知道用的是金粉還是金箔。壁畫用界畫的方式描繪了當時很多古代建築,看樣子應該是宋遼時期吧。
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我看完了這裡,上午9點10分離開,懵懵懂懂的,現在真想再去看看。
推薦閱讀:
山東沁縣石刻 佛教藝術之瑰寶
頤和園長廊的人物彩畫
揚城楠木廳 古建築中的奇葩
六大民居派別之江南民居
佛光寺
因為還要去繁峙送介紹信,所以要從繁峙去豆村了。小車把我拉回汽車站,坐上汽車不到一個小時到了繁峙,辦完事又坐上去峨口的車(好像繁峙沒有去豆村的車,聽說那裡去豆村的車能多些)。一路也沒什麼風景。到了峨口好像並沒有說的那樣好,去豆村的車也不多,不過還好等到了一個小面包拉了不少人要去豆村(原以為豆村是一個村子,實際上卻是一個鎮,佛光寺就在去豆村鎮的路上。),正好還有一個空位子,真是幸運,不用再等了。一路上同車人告訴我怎麼去南禅寺還有朔州,好像換乘很麻煩,還好縷清了。真是謝謝這些好心人。佛光寺在佛光村,距離豆村鎮大約兩三裡路吧,大路上有醒目的標志指向佛光寺。我到佛光寺已是下午兩三點了。
在佛光寺遇到一些來參觀的游客,使我想到北京,天安門和公園一定是游人如織分外喧擾了。而這裡,雖然也有不少游客,但仍然掩飾不了它獨有的寂靜。樹林中清晰地聽到鳥叫聲,還能聞到松柏樹木散發的香氣,整個寺院在一個山坳裡,用“深山藏古剎”形容佛光寺恰到好處,我獨享這份寧靜J,恍若兩個世界。我來的時候應該沒有人參觀大殿,管理員要先去取鑰匙才能開門。爬上高高的石台階,公元857年建造的佛光寺大殿就在我眼前了。
這些泥塑非常美,唐代佛像的風格
佛光寺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被稱做中國古建築“瑰寶”的佛光寺大殿。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大肆滅佛,寺院被毀,現存大殿為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所建。解放前在營造學社沒發現南禅寺時,佛光寺大殿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以我們多見的明清建築比較這座唐代建築,第一印象就是就是感覺它出檐深遠,斗拱碩大,立面設計簡潔。我對明清以前的建築接觸不多,這回第一次見到唐代建築興奮之情難以言表,感歎古人才智的同時也想到我們怎麼才能保護好這些珍貴的遺物~~~
佛光寺大殿的木構架為殿閣型構架。面闊七開間,進深八架椽,屋頂為四角頂。殿閣型的定義是整個屋架結構能水平區分柱網層和鋪作層和兩家層,且內外柱等高。這裡使用的是金箱斗底槽式的殿堂設計。金箱斗底槽由內外兩圈柱子形成“回”字形的柱網平面,外槽頂部有一圈平闇。金箱斗底槽殿閣建築是傳統建築級別最高的一類建築。這回見到了實物要仔細看一看,細細品一品。佛光寺大殿不僅建築出色,而且裡面的塑像也是一流的。壇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普賢菩薩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佛像,面頰豐滿、眉毛細長,嘴唇小而飽滿,眼角微垂,面容安詳。出來看大殿的屋頂比較平緩,據介紹用瓦長五十厘米、寬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鋪就。屋脊獸用黃綠色琉璃燒制而成,造型生動,色澤鮮麗。這種樣式顯然與目前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琉璃制品不一樣。想要理解當時人的想法就必須將自己置身於這座唐代建築中,讓心靈追溯到一千多年的公元857年,我想能設計出這樣一個有氣魄建築的人一定是有廣闊胸懷和豪邁情懷的人。
從佛光寺出來大約下午五點左右,今天去南禅寺肯定是不可能了,就這樣依依不捨一步六回頭地離開這裡。這時天色已不早,佛光寺離公路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必須到公路上才能坐上到去豆村的車。趕路要緊,我大踏步地朝公路方向走去,順手撅了幾支野花。這種野花在旅途中的道路兩旁經常見到,很漂亮,早想占為己有呢。
推薦閱讀:
山東沁縣石刻 佛教藝術之瑰寶
頤和園長廊的人物彩畫
揚城楠木廳 古建築中的奇葩
六大民居派別之江南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