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清涼山萬佛洞石窟
日期:2016/12/14 12:51:0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清涼山位於延安市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清涼山山勢高聳峻峭,山上殿宇磷峋,被譽為延安第一名勝。清涼山,得名於佛教教義,意為從世俗輪回中解脫出來,到達清涼的涅槃理想境界,有“金仙勝境”的美稱。
其他情況
山上保存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類石窟,其中借山勢而鑿的萬佛洞是最大的石窟,窟內四周牆壁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萬余尊。鬼斧神工的石刻藝術不僅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還得到了歷代名人騷客、有識之士的贊賞和愛護。[2]
清涼山面向西南、下臨公路之處有4個石窟,沿大路登臨游覽,一上山即一號石窟,也就是著名的萬佛洞,是4個石窟中最大的一個。其石窟寬17米,高6.7米,進深14米。石窟中央有基壇,高1.43米,長11米,寬5米。基壇四角各有屏柱一根,上承窟頂。壇上原立3尊佛像,上方窟頂鑿有藻井3個。周圍四壁及屏柱上雕滿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號稱萬尊。門洞兩壁及石窟東西兩壁都鑿有大型的佛龛。龛中所雕佛及菩薩像也比較大。東屏柱上面雕有佛祖涅槃的故事,有弟子們圍棺哀啼的場面。屏柱上還雕有十五級浮屠,從題記上看,石窟建造於宋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以前。但窟中亦有隋唐風格的藝術形象,據此又有人認為此石窟最早開鑿於隋唐時代,興盛於宋,而在金元明幾代都曾重新修復過。
與一號窟相鄰的是二號窟,其寬5.9米,高4.6米,進深4.6米。在正北面北壁雕有釋迦牟尼與迦葉、阿難二弟子立像。左壁是騎著獅子的文殊菩薩像,右壁有騎著白象的普賢菩薩像。兩壁靠近洞口處,由威風凜凜的韋陀、增長天王像。十六尊羅漢更是栩栩如生。從石窟風格看,為宋代作品。
二號窟的左上方為三號窟。三號窟是彌勒佛洞,建於明代。窟寬6.7米,高4.8米,進深9米。正中蓮花台上仰坐著高1.8米、體態肥胖、袒胸露腹、喜形於色的彌勒佛。窟頂上方有藻井一個。在彌勒佛像周圍的石壁上,又雕滿了大小佛像。
四號窟亦在二號窟上方,以浮雕形式在內壁上雕刻了一個佛教的理想境界。在這個境界之中,有山崖、行雲、園林、水浪、亭台樓閣的景致。景致之中又有佛、菩薩、羅漢及供養人的生活雕像。從制作風格上看,應屬於明代前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