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建築特色工藝遍布全園
日期:2016/12/14 12:57:5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雙面陶塑
潮州木雕 陳銘新 攝
灰塑浮雕 陳銘新 攝
龍門攬勝
霍宗傑藏品館 陳銘新 攝
南粵苑的特色是山水園林與嶺南建築相融合,在嶺南建築的基礎上引進皇家園林。園內嶺南建築特色滿目皆是。“趙泰來藏品館”等五個專館、“舒心閣”、“聽泉居”以及部份回廊的牆壁,均為白花崗巖石腳、水磨青磚牆,琉璃瓦蓋頂。其中四間館的脊嶺是石灣陶塑畫,“霍宗傑藏品館”和“聽泉居”的脊嶺則是雙镬耳、灰塑畫牆。青磚牆的砌磚工藝十分講究,橫豎線筆直,“工字”整齊,磚縫細密,有“青磚絲縫牆”之稱,體現真正的嶺南建築特色。
園內建築大量使用“蓮花斗栱”和“駝墪”。這些“斗栱”和“駝墪”是仿照沙灣留耕堂中“三鳳流芳”的風格建造。在傳承嶺南建築同時,又有所發展創新。用料上改木料為水泥鋼筋,既堅固又節約成本;色彩上改素色為彩繪貼金,把皇家園林建築融入到嶺南建築之中。
南粵苑的建築裝飾,集石雕、陶瓷塑、木雕、灰塑、磚雕於一身。
石雕工程龐大,每個館的正面,均由青石龍柱頂托。“龍門攬勝”景點中的空中走廊,更是由高7米多、直徑1米多的六條白石巨型龍柱支撐。龍柱雕鑿工藝精湛,盤龍纏繞,氣勢磅礴、豪華尊貴。
南粵苑的陶瓷塑特別醒目。大門口牌坊脊嶺“壽星逐鹿”等五幅雙面陶塑,“趙泰來藏品館”的“十八羅漢”、“玉器館”的“八仙圖”、“陶瓷館”的“封神榜”,“珍寶館”的“西游記”,這些都是大型雙面陶塑。還有舒心閣四面牆壁的十八幅以“西游記”故事為題的彩瓷壁畫。這些陶瓷畫,釉色渾厚,色彩斑斓,人物造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在南粵苑大放光芒。
潮州木雕,是一朵藝術奇葩,嶺南建築裝飾精品。南粵苑使用大批潮州木雕裝飾。這些以通雕、高浮雕為主的木雕,工藝精致、優美,加上貼金,金光燦燦。精美的潮州木雕,分別貼在大門口牌坊、迎客軒、舒心閣、紫苑以及五個藏品館的檐沿下,為美麗的嶺南建築增色不少。
灰塑浮雕,更是傳統的嶺南工藝,是嶺南古建築中必不可少的。南粵苑請來本地的灰塑師傅,塑造了大批灰塑畫。例如“桂苑飄香”景點的八個大花壇,每個都有花鳥蟲魚和人物故事的灰塑浮雕。在“怡樂亭”附近回廊牆壁上,有一幅近20平方米的灰塑,名為百鳥朝陽。孔雀、山雞、喜鵲、天鵝、鴛鴦等百鳥,以各種姿態,朝向太陽飛翔。此外,幾間藏品館兩側牆上部的山花,都雕塑著獅子、麒麟瑞獸、花鳥等有灰塑畫。這些凸現嶺南特色的灰塑,色彩艷麗,妙不可言。
南粵苑的建設者,大部份是紫坭、三善的村民,他們雖然沒有進過高等學府,但兩村對古建築一直很有研究。早在一百多年前紫坭、三善兩村就建有師傅廟,供奉祖輩建築大師——魯班。寶墨園和南粵苑的建設,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的人力和技術資源,在實踐中培養新一代的能工巧匠。通過他們,建造出一個繼承嶺南建築傳統特色,又華麗、優雅的大型山水園林。南粵苑,是番禺旅游的一張新名片,也是沙灣文化古鎮的一道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