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被載入世界遺產史冊的中國古建
日期:2016/12/14 12:32:1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我國豐富的古代建築不僅是文化瑰寶,也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在全國各地紛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浪潮中,在6月9日全國同慶“文化遺產日”的時刻,我們再次翻開歷史的畫冊,體驗中華民族古建築世界遺產的輝煌。
長城
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建築萬裡長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綿延起伏1.2萬余華裡,橫跨中國北方7個省、市、自治區。萬裡長城氣魄雄偉,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
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整個建築群氣勢宏偉豪華,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
陵墓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裡,外城周長約6.3公裡。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
承德避暑山莊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萬平方米,建築物達110余處,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目前,它是我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府、孔廟、孔林
曲阜孔廟為我國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廟。占地約10萬平方米,殿堂466間。孔府與孔廟毗鄰,為孔子後裔直系子孫衍聖公住宅。孔林為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立有歷代頌揚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藏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我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傳佛教名寺,已有1300多年歷史。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建築依山壘砌,全部建築群樓重迭、氣勢雄偉,體現了藏式建築的鮮明特色和漢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風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武當山古建築群
古稱太和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等勝景。主峰天柱峰山上有屬於道教的巨大古建築群,主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峰頂建於明代的金殿,以銅鑄鎏金著稱,是我國現有的最大的銅質建築的珍品之一。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晉城金元古建 石掌玉皇廟
濰坊寒亭村於氏宅院民居
濰坊寒亭一孔橋
濰縣萬印樓
麗江古城
始建於宋末元初,是納西族聚居地。古城四周青山環繞,黑龍潭水分3條支流穿越古城而過,途中又分成條條細流入牆繞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它是研究納西族獨特的居住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風情的寶貴實物例證。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
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為方形。明、清兩代均有補修,但基本上還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的實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園林以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環秀山莊等為代表,集中了江南園林建築的精華,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原為清代行宮花園。園內有各種形式和類型的宮殿、寺廟和園林建築3000余間,分為勤政、居住、游覽三大活動區域。全園以萬壽山為中心,山青水綠,閣聳廊回,金碧輝映,氣魄宏偉,手法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天壇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場所。天壇為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
明清皇家陵寢是我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藝術,陵寢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和天師道的祖山庭之一,有道教宮觀20余處,建築風格具有中國道教文化和川西民居特色。都江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在其周圍還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離堆等文物古跡。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晉城金元古建 石掌玉皇廟
濰坊寒亭村於氏宅院民居
濰坊寒亭一孔橋
濰縣萬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