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第 狀元府 古跡今難復
日期:2016/12/14 12:51: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七門九洲十八坡,三條半街九十九巷”,探訪南昌古地名勾起了讀者追思年久文化之情。近日,本報征集令成功征集到一批讀者感興趣的話題,記者細數下來,有不少都和古地名有關——“宮保第在哪兒?”“狀元府還在嗎?”“南昌是否有尋龍巷、花街子巷、鳴絃巷?”、“希望多寫寫老地名的傳說”……近日,記者通過走訪,試圖還原部分遺失的古地名,探究當地的故事。
古圖顯示宮保第與狀元府的位置和距離
宮保第位於沐英城以西
大約在幾年前,有一位老南昌創作了一首南昌地名歌,歌中說道“蒲扇行、宮保第,普賢寺巷普賢寺”、“六眼井接狀元府,謝家巷南接厚福”,都大致點出了宮保第和狀元府的所在位置。但記者采訪中卻發現,關於這些老地名的記載,留存下來的資料已經不多了。
在南昌市地名辦,記者翻開南昌古地名資料時發現,關於宮保第和狀元府的記載屈指可數。1926年的南昌古地圖顯示,宮保第位於古城西南交接的古城牆旁(當時南昌有7門,宮保第位於沐英城以西),看上去正處在城牆拐彎的角落邊,向西北與東南方向延伸。宮保第北接蒲扇行,南接沐英城。記者目測古地圖,宮保第當年的長度也不長,約在200米左右。
而宮保第的文字記載僅在對石頭街的解釋中——石頭街:在市區中部偏西南。南起船山路,北至南浦路,長946米,主街寬3.6米,瀝青混凝土路面。據清光緒三十三年《南昌縣志》記載,因用麻石鋪成而得名。1966年與慶雲巷、二眼井、蒲扇行、宮保第、二郎廟、西沐英城合並統稱紅文街。1973年改稱石頭街,街側有光明皮鞋廠。
宮保第距離狀元府約400米遠
按古地圖記載,大約在宮保第東北方向400米左右,便是狀元府。有意思的是,狀元府狀元府北接六眼井,南接謝家巷。它並不像別的地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有近60度夾角的曲線,呈現“V”字形,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誤以為是兩條同名的路。
據南昌市地名辦文字記載,狀元府位於如今的象山南路上。象山南路南起前進路,北至中山路,長1557米,南段寬17米,北段寬30米,南段瀝青混凝土路面,北段水泥混凝土路面。1926年南昌市全圖自南向北分段標稱厚福巷、謝家巷、狀元府、六眼井。1984年復名象山南路。沿路有中國農業銀行南昌市支行、醫藥大樓、樟樹國藥局、省贛劇團、高橋商場等。
而記者幾經查找,卻始終沒有找到讀者所問的“尋龍巷”和“花街子巷”,這或可說明,至少在1926年,“尋龍巷”和“花街子巷”已經消失。南昌市地名辦顧問陶端正告訴記者,鳴絃巷也是一條“失傳”的老街巷,史料記載,其位於章江門附近,但少有其他文字記載。
宮保第消失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
江西省民俗社會學研究會副會長、南昌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楊建葆表示,“宮保第”這個詞是由“宮保”和“第”組成。所謂“第”是指房屋、房子、宅第,是古時“府第”的簡稱。和一般的房屋不同,“第”在古代是有規格的,不是普通的民居。居住在“第”中的人也是有一定社會地位、有身份的,至少是進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居住。而“府”則表示官府,衙門裡的官員居住的地方稱“府”,至少縣令以上的人才能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