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大同:尚未修攏的古城

大同:尚未修攏的古城

日期:2016/12/14 13:19:3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煤都大同投資數百億的古城牆在舊址上隆然聳起,占地數十平方公裡的新區在城市東畔欣然鋪展,6年時間過去了,隨著當時主政者的調任,試圖成為城市象征的古城牆至今仍未合攏。希望展現城市活力的新城區如今燈火寥落,一半重造的新城與另一半未改的舊城斑駁並存,驕傲卻困惑,現代又時見破敗。

    大同,中國歷史上曾經的一座古都,1949年後,又成為新中國的煤都。但是,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大同的城市基調是灰色的,充滿工業的力量,也充滿工業的塵煙與粗粝。作為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缺乏應有的精致和意蘊。

    2008年,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以古城保護工程為切口,開展規模浩大的造城運動,在此後的5年中,千億元資金被投入城市建設中,10萬戶居民被拆遷,已經難尋原貌的明代古城牆和護城河在舊址上被復原,但是,2013年初,耿彥波調任太原市長後,這項工程開始放緩甚至停滯,未曾合攏的護城河一度曾被傾倒垃圾填埋。

    現在的大同,是一座雙面城市:一邊是主城區改造後帶來的便利交通,極具現代都市氣質的嶄新市容,以及修葺一新的明代城牆和遼金古剎;而另一邊,則是煤炭市場低迷後的經濟增長乏力,剩余未改造老城區的破敗,以及新建御東新區了無生機的尴尬。

    這樣的大同,不是只言片語或浮光掠影就能說得清看得明的。

    像底特律一樣破產?

    像底特律一樣破產,這種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陰影其實早已籠罩在大同市的上空。不算老生常談,但也並不新鮮。

    大同,位於山西北部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素有“中國煤都”之稱。大同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境內含煤面積632平方公裡,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煤炭是其主要支柱產業。

    2013年,大同市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67.5億元,其中全市工業增加值完成399.64億元,而煤炭行業則完成增加值295.46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73.9%。

    但是,大同的煤炭還能夠開采多少年?

    對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大同個別礦井已經無煤可采、接近枯竭的消息時見報端。事實上,不用等到資源枯竭,目前這一輪煤炭市場價格低迷的窘境,已經讓很多大同人有了切膚之痛—僅僅成本高於售價一項,就逼迫很多煤炭生產企業陷入停產之地。隨之而來的就是工資減少,消費低迷。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度,大同市全市原煤產量為10898.64萬噸,較2012年增長4.0%。其中,同煤集團生產原煤9133.92萬噸,全市地方煤礦生產原煤1764.72萬噸。但今年以來,全國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在今年上半年,大同全市煤炭產量完成5254萬噸,其中,同煤集團生產原煤4893萬噸,而全市地方煤礦僅產原煤僅361萬噸。與此同時,就大同煤業(601001,股吧)來說,在該公司於今年8月底發布的上半年財務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51億元,同比下降20.77%。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