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文沖明清古建築群待變閨中

文沖明清古建築群待變閨中

日期:2016/12/14 12:51:1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有332年歷史陸氏大宗祠,將成為文沖改造的重點保護對象。根據初步規劃,改造後的文沖將以它和紹山書院為中心,將其他古建築遷建到其周圍,形成三萬平方米古建築群。

陸老夫婦回村看將來回遷的樣板房

  文沖是位於廣州黃埔的一條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落,即將於11月迎來百年大改造的第一波,未來5~8年內,這裡將建起60棟30層高的高樓。而在文沖村內,藏身著一個由數十座明清建築組成的古祠堂建築群,將於改造後,集中在高樓中間的一片30000平方米地方,變為全市面積最大的一片“古跡保留地”。

  新文沖樓價可望升至14000元

  今年七月,廣州決定要在十年內改造完成對138條登記在冊的城中村的改造。在這場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運動中,文沖村將是黃埔區內最先被改造的城中村。有房產中介估計,改造後的文沖樓價將飙升至14000元/平方米左右。

  改造後的文沖村將會是怎麼樣?從文沖村改造工程辦公室(以下簡稱“改造辦”)的規劃模型上可窺全貌。改造范圍西起文沖石化路、南至黃埔東路、東到石化路、西靠烏湧河,北臨萬科城市花園,總用地面積達47.3公頃,涉及1900多戶村民。商住功能分離是文沖改造的最大特色,商業建築將沿大沙東路、黃埔東路主干道及地鐵5號線文元站周邊分布,住宅則沿內河湧的水系走向,絕大部分為南北朝向。

  改造辦的陸總經理說,改造將於11月打第一根樁,先開展首批河湧改造,涉及村民141戶;整體改造預計5~8年內完成,規劃方案正在等市規劃局審批,預計11月可落實。

  村民可望獲1:1回遷

  在改造辦內的規劃模型前,記者遇見了回文沖看房的陸老夫婦。這對老夫婦已搬出文沖村多年,這次回來是因為老屋即將被拆,回來看看回遷樣板房。面對未來規劃圖,他們仍能找出自己老屋的所在。“你看,這裡,東坊,屋子外面對著池塘,就是我們的老屋。”陸老太看著模型中被高樓包圍的老祠堂說:“我是從外村嫁過來的,當年的婚禮就是在祠堂裡辦的。”

  陸總說,回遷補償將以村民現有房屋的建築面積為依據、以四層為限,給予1:1補償,超出四層的屬違建,將讓村民以1000元/平米回購。換言之,如村民在文沖擁有一棟四層高的樓房,就可獲同樣面積的回遷房;如樓房超出四層或有土地所有權而未建房的,可在未來8~10年內以1000元/平方米的價錢認購新房。

  老村民喜看樣板房

  陸老夫婦走進改造辦用木材搭建的簡易樣板房,計劃著未來每間房的用途——這裡放一張床,那裡可以放個書櫃;如果分到一樓,花園裡還能停一輛車……根據回遷補償條件,他們能獲得四套新房。陸老先生對記者說,“為後代考慮,我們當然不想讓他們住平房、住舊屋,改造之後環境好了,生活更方便了,當然好啦!”

  不過,也有村民認為補償不足夠。按規定,如自家樓房超出四層,也只能分到四套新房,而且回遷房不得買賣,所以覺得“虧本”。記者從文沖街道的宋小姐處了解到,具體改造問題還需村裡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如何解決可能出現的村民搶建加建、改造是否引入開發商、村民回遷補償條件會否修改,祠堂的保留等問題,仍需逐步落實。

  據悉,文沖村的用地將分為拆遷安置、集體物業和拍賣地塊三種。拍賣地塊規劃為商業住宅,拍賣樓面地價預計可達3000元/平方米。根據陽光家緣統計,目前黃埔區一手樓均價已達7315元/平方米,今年五月黃埔花園四期開盤,均價超過8000元/平方米。改造後的文沖現代小區,有地鐵等便利交通條件,樓價將不斷攀升。

  文沖滿堂紅分店的經紀人陳志峰對附近的房地產市場相當熟悉,他認為文沖村改造對目前周邊房價的影響不大,但對村民影響更多。黃埔區樓盤少,購房者主要是石化廠等周邊大企業職工,購買力強,目前該區均價達八九千元。他估計隨著地鐵開通,城中村改造的完成,文沖附近的樓價將升至13000~14000元/平方米。而改造辦的陸總也表示,未來村民的分紅也將隨集體經濟收益增加而大幅提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