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固墓,在城固縣柳林鎮李固廟村。李固(公元94年一公元147年),據《後漢書·李固傳》載:“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鄰之子也。”永和(公元136年一公元141,年)中,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曾分化瓦解當地農民起義,旋任將作大匠、大司農。沖帝即位後任太尉,與大將軍梁冀參錄尚書事。沖帝死,他議立清河王。冀不從,另立質帝。不久,冀鸩殺質帝,欲立盞吾侯。他再次固請立清河王,為冀所忌,因被免職。後為冀所誣,被殺。《後漢書》稱李固“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裡。遂究覽書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他給黃瓊一封信中說:“常聞語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段極富哲理的語言,曾被毛澤東同志引用來告誡干部應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
墓在村北一個高坡沿上,南北向。墓基南北長42米,東西寬23米,家堆高約5米。墓前有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當時城固縣令閻蒼舒立的石碑,上書“漢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另一碑上刻隸書“漢太尉李公固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陝西巡撫畢沉所書。
墓前還有漢代石獅一尊,體態雄健,但已剝蝕。墓頂右後側有火藥樹一株,周圍有柏樹多株。
墓前約30米處,原有李固廟,現僅剩一院。李固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