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日期:2016/12/14 12:42:0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遼寧蓋州玄貞觀

    玄貞觀又名玄帝廟、俗稱上帝廟。中國古代道教宮觀。在遼寧省蓋縣西大街路北。現存大殿和山門。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貞觀的公布所在地為遼寧省,公布類型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公布批號為312800,公布地址為遼寧省蓋州市。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殿前有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碑記。大殿面闊五間,庑殿式屋頂,梁枋及斗拱上均有彩畫,清晰艷麗,檩下有墨書“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廿九日吉日立,阖郡官庶人等監造”題記,還有後金天聰九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同治四年、民國十一年四次修繕題記,是研究玄貞觀修建歷史的重要資料。

    地理位置

    玄貞觀又名玄帝廟,遼寧省蓋縣西大街路北,大殿保留元代的建築風格。大殿前方的前殿,結構簡潔,有明末建築風格。廟內彩色圖片原供奉“玄武大帝”即“玄天上帝”,簡稱“玄帝”。

    玄貞觀建築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關於玄貞觀的建築,歷來有很多傳說,有人說:“上帝廟建築技術登峰造極,出類拔萃。但在架最後一根平梁時,出現差錯。眾人一籌莫展,工程功虧一篑,幸而魯班趕到,不費吹灰之力即刻完成。”玄貞觀在遼寧省古廟建築中占有重要位置,國家文物管理局公布為金、元時期所建,是省內現存元時期寺廟建築中保存較好的一處。雖歷經600多年,仍然宏偉可觀,不負盛名。硬山式建築,推測為明以前遺物。大殿建造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據其他梁坊下題記及殿前重修碑記,清代曾多次修繕。也有些學者認為該建築應早於明代,具有金元時期的建築特點和風格。玄貞觀原有正殿、東西配殿、鐘鼓樓、山門、耳房、僧房、佛閣等建築,現僅存正殿(大殿)、山門、僧房、會房。

    建築特色

    大殿構架舉折不高,兩側有側角和升起。其中正殿斗拱碩大,布置疏朗,補間各間朵數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駝峰等構造,個別有偷心造,具有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大殿構架舉折不高,兩側有側角和升起。

    其中正殿斗拱碩大,布置疏朗,補間各間朵數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駝峰等構造,個別有偷心造,具有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殿內有八根金柱,前金柱下有覆盆式柱礎兩方,梁枋和拱眼壁上都繪有宋綿、蟠龍、獅子、鳳凰、麒麟、牡丹、博古和其它花卉紋飾。殿內部分彩畫間檔較長,畫面線條流暢生動。大殿明間脊檩下釘有木牌題記,牌上墨書“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立阖郡官庶人等監造”;梁檩子還有後金在聰九年即公元1635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即公元1791年、清同治四年、民國十一等四次修繕題記。原殿三座,現僅存大殿,殿面寬五間,長約15米;進深四間,寬約9.7米,屋頂為庑殿式,斗拱較大。原殿供奉真武祖師畫像,今已不存,殿前立有清雍正四年重修碑記。

推薦閱讀:

海寧海神廟

山西運城市東岳廟飛雲樓

山西高平市二郎廟

青海玉皇閣古建築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