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昆曲博物館(全晉會館)
日期:2016/12/14 12:33:2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昆曲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它歷史悠久、劇目豐富、文辭典雅、曲調優美、表演精湛,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並對後來的京劇和眾多地方戲曲產生過深遠影響,被譽為“百戲之祖”、“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的瑰寶。2001年5月18日,中國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標志著中國昆曲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及其珍貴的民族戲曲文化價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認,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
中國昆曲博物館坐落於昆曲的發祥地蘇州古城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晉會館內。它經國家文化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立項批准,於2003年11月正式掛牌對外開放。中國昆曲博物館以搶救、保護、傳承、弘揚古老的昆曲藝術為宗旨,以展演、陳列、收藏、研究、傳承為主要工作內容。中國昆曲博物館,既要向世人展示物質的昆曲文物和資料,還要展示非物質的載歌載舞的傳統昆曲藝術,這不僅包括傳統的昆曲表演,還有傳統的演出場所和演出環境,以使昆曲這一古老的中國戲曲的活化石能夠原汁原味地展示在觀眾面前,這是中國昆曲博物館以活的動態的昆曲藝術展示以區別於一般博物館和一般昆曲演出的不同之處。中國昆曲博物館的第一期工程將向公眾展出:《昆曲文物史料展》,這裡不僅向觀眾展示昆曲歷史和重要人物,還展出許多珍貴的文物及資料;《昆曲江湖腳色行當行頭展》,展現昆曲的腳色行當和傳統服飾;《昆曲場面展》,不僅展示了昆曲的古老樂器,還能欣賞到演奏員為您演奏的、經搶救得來的堂名音樂;《戲台尋蹤》,向觀眾展示了精美的昆曲古典戲台,以期通過昆曲在歷史上所經歷的不同演出場所,從另一側面表現昆曲發展、演變的過程;《昆曲古戲台及後台展示》,向人們展示了清代精美絕倫的全晉會館古戲台及傳統戲班演出後台的陳設;《蘭苑書香》,以明式書齋的形式,展出昆曲珍貴的傳奇刻本和舞台演出抄本,讓人在欣賞戲曲、案頭作品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古代文人的閒情雅致和書香墨韻;《馬得昆曲戲畫藝術館》,展示了中國著名戲曲人物畫家高馬得一生的昆曲戲文畫精品;在《昆曲音像視聽中心》,觀眾可以欣賞到全國最齊全的昆曲音像資料;《昆曲藝品展》將向觀眾展出著名藝術家的昆曲藝術精品;《戲文木雕、石刻展》展出的是江浙一帶民間古建築中的各種戲文木雕、石雕。
推薦閱讀:
考古發現古埃及人留下的圖紙
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中國基地落戶蘇州
專家:紅山玉豬龍與西遼河先民崇拜野豬密切相關
鎮江八座宋元糧倉慘遭強拆 責令保護未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