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龍門石窟佛前 睹一代女皇尊榮

龍門石窟佛前 睹一代女皇尊榮

日期:2016/12/14 12:32:0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奉先寺全景圖

奉先寺全景圖

    公元534年,隨著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北魏政權的分崩離析,龍門石窟也隨之進入了140多年的沉寂期。直到公元675年的一天,才又重新熱鬧了起來。因為這一天,伴隨著東方升起的第一縷陽光,大唐帝國的皇後武則天親率百官駕臨龍門,主持了奉先寺石窟盧捨那大佛的開光儀式。在武則天熱切的目光注視下,伴隨萬丈霞光的盧捨那大佛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她那慈悲的微笑。

與盧捨那對話

                                         與盧捨那對話 
    奉先寺,原名大盧捨那像窟,位於龍門石窟西山南部,因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主佛盧捨那身高17.14米,頭高4米,僅耳朵就長1.9米,豐腴秀美的臉龐,攝人心魂的雙目,淺笑盈盈的雙唇,令每一個站在她面前的人,都會瞬間感受到前所未有過的身心震顫和靈魂激蕩。

奉先寺北側力士

                                 奉先寺北側力士
    與盧捨那對話王翮攝受佛主庇佑才人君臨天下

    盧捨那可以傲視眾生的地方,不僅僅只是因為她是龍門最大的佛造像,還有其1300多年的層層積累。看盧捨那,不是看死了1300年的巖石,而是看活了1300年的生命。直到今天,我們都能感受到她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均勻,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在別的地方,你可以細細撫摸和欣賞每一塊石刻、每一條石紋,但在這兒完全不行,只覺得自己也被裹卷著,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歷史的洪流消融。

遠眺奉先寺

                                   遠眺奉先寺
    大佛開光的一剎那,恐怕連武則天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會這樣受到佛的眷顧。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一代明君唐太宗駕崩,做了12年才人而始終沒有得到聖寵的武則天,和其他嫔妃們一起落發感業寺為先帝祈福。按照當時的慣例,她們將在青燈古佛的陪伴下耗盡余生,但出乎意料的是兩年後的651年,她便被唐高宗李治接回皇宮,之後一步一步登陸上了皇後的寶座。為了感謝佛主的庇佑,武則天捐出了自己一年的脂粉錢來建造盧捨那,雖然兩萬貫對於這項浩大的工程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不過在她的帶領下,各個王公貴族都踴躍捐款,使得這項巨大的工程僅用了3年時間就圓滿竣工。要知道北魏時期建造一個賓陽中洞就花費了24年的時間。

 

    深得唐高宗寵愛的武則天不僅建造了盧捨那大佛,而且還要求工匠,大佛的面相必須以自己的面相為原型。自古以來只有皇上才能把自己的相貌與佛主融合,意指君權神授,而一個皇後如何敢把自己的形象以這樣宏大的規模雕刻在石壁上呢?稍讀歷史我們就會明白,顯慶末年,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國家大事都由皇後武則天決策處理,威勢甚至超過了唐高宗,李治在武則天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她並稱二聖。當國家重權都掌控在武則天手中的時候,盧捨那大佛以她的面容為原型也就不足為怪了。

弟子阿難和普賢菩薩

                                        弟子阿難和普賢菩薩
    遠眺奉先寺趙利紅攝九巨型造像盛世大唐見證

    盧捨那就這樣以君臨天下的神態端坐在這裡,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禮佛朝拜者的仰視目光交匯。令人驚奇的是,無論我在哪個位置看她,都感覺正在被她智慧的目光籠罩著。在佛語中,盧捨那的意思指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日後武則天為自己起名武曌(zhào),這個曌字就是表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的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的意思。

    盧捨那的左側是“苦行第一”的大弟子迦葉,像高10.3米,雖然形體已經嚴重殘破,但這位老僧嚴謹持重、飽經風霜的神態依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右側是“多聞第一”的弟子阿難,臉龐豐滿、眉清目秀,文靜溫順中有一種超脫世俗的清高之美。迦葉、阿難像的外側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尊菩薩像均高13.25米,頭戴蓮花寶冠、掛鏈狀璎珞,體態豐腴,其端莊矜持的表情和含蓄高雅的神韻,猶如雍容華貴的唐代貴族婦女。

    弟子阿難和普賢菩薩王向斌攝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外側分別是兩座力士,由於時間太長,再加之處於背陰面,處於南面的兩座力士已基本坍塌。非常值得一看的是北側的最外側力士像,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呈十字形,兩眼暴怒,肌肉發達,尤其是脖子顯得比頭還要粗些,俨然一幅憤怒的表情。這是因為中國古人認為力量的來源是氣,而氣的存在就是通過強調脖子和腹部的肌肉來表現的。

    這九尊造像各自獨立而又渾然一體,不僅代表了中國石窟造像藝術的最高峰,而且雕塑家們大膽地突破了宗教禁忌,將理想世界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穿越千年還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個對世界影響深遠的王朝大唐帝國的輝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