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湖南寶蓋古民居群

湖南寶蓋古民居群

日期:2016/12/14 12:50: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寶蓋鎮境內的古民居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寶蓋樓古建築群,它位於寶蓋鎮寶蓋村中心的東西兩側,占地面積約30畝,始建於宋朝末年。相傳當年衡陽知府廖漢依路過此地,見山水宜人,環境優雅,便築捨定居。時值兵革之變,為保家,在此建七層高樓,為保家樓。因資源豐富,後傳為寶蓋樓(可惜該建築毀於“土改”時期)。

    從此方圓數裡都為廖姓居住,目前仍有300余戶居民在這古老的建築群裡,其中瘳家大屋氣勢格外恢宏,門頂正中懸掛著用朱漆寫成的大匾牌“世承先澤”,為康熙四十七年的古董。聽當地人說:在文革期間它曾被換成“為革命種田”的大匾;如今又恢復了原貌。兩側矗立著七根木質堅硬的大圓柱。門樓翹檐上50多個木雕龍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爍爍生輝。

    跨進大門,8根粗壯的槠樹圓住躍入眼簾,這8根約2丈的大柱支撐起大廳的主體。接著便是一個采光充足的大天井,整個大廳顯得寬敞、空曠。大廳一進二進左右皆有側門,是全村幾百戶通往大廳的必經之門。大廳三進正中為供台,為後人祭祀先祖之用,石側牆壁上鑲嵌著一塊石碑,書有道光年間修繕大屋捐錢的人員名字和數目,成為寶蓋樓最好的歷史見證。

    寶蓋樓古建築群盡管文革時受過破壞,但在當地村民的極大保護下,古建築群至今仍保存得比較完整。像寶蓋樓這樣規模的古建築群在我市尚不多見。寶蓋樓占地面積約30畝,深巷幽幽,如迷宮一般,據當地老人介紹:當年有一小隊日軍來到此民居搶劫,所以然在這深宅中迷了路,半天也轉不出來。曾經是寶蓋樓最高建築七層樓的遺址上,如今生長著一棵高大的苦提樹,此時正值花期,散發出陣陣地花香,仿佛在述說這裡曾經的故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